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起智力成果中转站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顶尖科研成果在此转化落地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将前沿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区)在上海成立的院士联合工作站给出了答案。
九城(区)包括上海松江、浙江嘉兴与杭州、江苏苏州以及安徽宣城与合肥等协同打造的产业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平台,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沪苏湖高铁两大交通大动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应运而生。这里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沃土,更是顶尖科研成果转化的热土。
近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院士联合工作站正式成立。该工作站旨在借助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雄厚基础,充分发挥两院院士等智力成果的优势,打造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最前沿科技成果发布的窗口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桥梁。这一举措将有力助推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这里,科技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院士们发布的科技成果,从可以有效减小变压器震动噪音的金属软磁材料,到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为病患量身定制植入器官的技术,再到智慧养老、分光芯片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每一项都令人瞩目。这些顶尖科研成果的发布,不仅展示了科技的魅力,更展现了长三角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上海市松江区科协专职副主席王福友表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已经到了需要融合的节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让长三角的城市之间从源头做到一体化协同发展,让科研成果在产业条件具备的地方落户,真正实现长三角产业发展从智力源头开始的一体化互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都有为对此深表赞同。他认为,长三角地区高校众多,集聚了大量智力资源,再加上经济发展迅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将长三角最顶尖的智力资源与产业资源紧密串联起来,推动很多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进而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未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院士联合工作站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助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实现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机器人技术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起智力成果中转站
- 亚马逊Prime Air部门换帅 或加速无人机物流商业进
- 长沙海格又上新!安防机器人延伸产业链
- 人工智能是否安全可控,人会不会被机器取代?
- 量子比特+机器学习可精准测磁场
- 计算能力或将成AI诊疗的又一胜负手
- 阿里AI阅读理解能力再提升,轻松完成初中语文试
- 预警信息跑过地震波:成都这次提前71秒预警
- 人工智能教育迈入新发展阶段
-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基建工程竣工 最快每秒1千万
- 不停电作业黑科技!带电绝缘涂覆机器人首
- 思特威SmartSens发布全球首款3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 机器人执刀 要做一场可能改变世界的眼科手术
- 中国棋手芈昱廷战胜日本围棋机器人DeepZenGo
- 首个国产龙芯机器人控制器众筹成功:即将量产
- 多功能DONI智能扫地机器人实力除尘 超高颜值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