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否安全可控,人会不会被机器取代?
今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迎来了第二次大会发言的盛况。其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就“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研究”发表了深刻见解。
他指出,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预测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正如道德是数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稳定器,人工智能也将成为未来智能社会发展的基石。
李彦宏坚信,虽然人工智能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变革潜力。在诸多领域,机器的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人类,未来更是可以替代人类驾驶汽车、诊断病情、教授知识、检验产品等。机器不再仅仅是人类的工具,而是有可能协助甚至部分替代人类进行决策。
他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在衣食住行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个人身份信息和行为数据有可能被整合,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但使用不当则可能引发隐私和数据泄露问题。人工智能是否安全可控、人会不会被机器取代、人与机器的责任如何界定等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担忧。
李彦宏提到,针对这些问题,国内企业在积极,并提出了一些人工智能原则。例如,人工智能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其创新愿景是促进人类更平等地获取技术和能力,存在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终极理想是为人类带来更多自由和可能。虽然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关于人工智能的仍刚刚起步,参与的国际合作也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广泛共识。
为此,李彦宏建议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跨学科领域的专家、人工智能企业代表、行业用户和公众等相关方,共同开展人工智能的研究和顶层设计,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掌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动权。他建议明确人工智能原则,强化领军企业的责任感,加快人工智能原则的实施,加强国际交流,引领行业发展,凝聚全球共识。
展望未来,李彦宏充满信心地说:“未来已经来临,让我们紧紧抓住人工智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快研究和创新的步伐,建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竞争优势,共同建设智能社会,用技术造福百姓。”在他的发言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也看到了对于未来的深思和担当。
机器人技术
- 人工智能是否安全可控,人会不会被机器取代?
- 量子比特+机器学习可精准测磁场
- 计算能力或将成AI诊疗的又一胜负手
- 阿里AI阅读理解能力再提升,轻松完成初中语文试
- 预警信息跑过地震波:成都这次提前71秒预警
- 人工智能教育迈入新发展阶段
-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基建工程竣工 最快每秒1千万
- 不停电作业黑科技!带电绝缘涂覆机器人首
- 思特威SmartSens发布全球首款3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 机器人执刀 要做一场可能改变世界的眼科手术
- 中国棋手芈昱廷战胜日本围棋机器人DeepZenGo
- 首个国产龙芯机器人控制器众筹成功:即将量产
- 多功能DONI智能扫地机器人实力除尘 超高颜值外表
- 人工智能与最强大脑,机器与人脑的差距还有多
- 机器人教育是做什么的
- 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五年年均增速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