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互联工厂深度透视:独家探秘智能制造的中国模式
海尔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成就与突破:全球首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颠覆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路径
随着2017年岁末的脚步临近,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全球:来自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新标准委员大会宣布,海尔主导的大规模定制通用要求标准建议书正式被通过,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国际上牵头制定此类标准,史无前例的壮举。
在过去,福特和丰田的制造模式引领了工业时代的风潮,深刻影响了全球制造业。随着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企业主导的大规模制造正逐渐转型为以用户需求驱动的大规模定制,这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全球制造业发展方向。
海尔深知这一点,从2012年开始便规划建设互联工厂,向智能制造领域进军。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尔成功搭建了中国独创、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凭借这一平台,海尔实现了与终端用户需求的无缝对接,并通过开放平台整合全球资源,迅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完成了大规模定制。
不仅如此,海尔的目标是用COSMOPlat的经验助力中国制造,实现全球引领,开创物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这是一种继福特流水线、丰田精益生产之后的第三种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智能制造领域,海尔的探索和创新意义重大。通过建设互联工厂、打造COSMOPlat平台等措施,海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智造”之路。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订单交付周期,还让用户全流程参与定制,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近期备受瞩目的汉诺威国际工业展上,海尔的实体冰箱互联工厂制造示范线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条模拟流水线展示了从原料自动上线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真实还原了海尔全流程智能制造体系。德国工业4.0领域的专家对海尔的智能制造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认为海尔对工业4.0构成了“威胁”。
那么,海尔究竟颠覆了什么呢?海尔颠覆了传统的制造模式,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海尔通过建设互联工厂和COSMOPlat平台,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海尔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颠覆了人们对制造业的认知,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潜力和实力。
此次《中外管理》独家探访的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进一步印证了海尔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路径和标杆意义。从车间到客厅的“智造”变革,展示了海尔如何打通制造环节的各个环节,提升用户体验。
海尔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成就与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建设互联工厂、打造COSMOPlat平台等措施,海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智造”之路,并有望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导者。在海尔的制造领域,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身为制造智能总监的Norbert Hanke亲自参与了这场变革的实践,他通过DIY一台海尔馨厨冰箱,向我们展示了智能制造的无限可能。
借助PAD登录海尔定制平台,Norbert Hanke提出个性化定制需求后,信息如闪电般迅速传至工厂生成订单。工厂智能制造系统自动排产,将订单信息无缝对接至生产线上,仅仅几分钟,一台带有他独特签名的冰箱就神奇般地送到了他手中。这一切都是海尔互联定制解决方案落地的生动缩影。
在海尔看来,“智能制造”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与用户交互的一次全新革命。从“定制交互”到“网器终身交互”,海尔打造了一个无缝连接的制造流程,用户可以通过真实冰箱与海尔互联工厂进行联动,实现网器定制网器,成为海尔的忠实用户。这种全新的交互模式凸显了海尔对于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和高度尊重。
作为汉诺威展上的世界级焦点,海尔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新逻辑”。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陈录城在接受《中外管理》采访时,深入阐述了海尔的智能制造理念与野心。“中国最终要打造国家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起工业生态。”他坚定地说,“我们不愿仅仅追求机器带来的高效率而忽视用户的需求。”为此,海尔推出了COSMOPlat这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海尔在智能制造探索基础上推出的首个独创平台,旨在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工业生态。
在全球智能制造的大潮中,德国、美国和中国都在争相引领这一趋势。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在智能制造时代致力于向全球输出工厂标准。美国的强项在于互联网和软件能力,而中国的智能制造则以海尔为代表,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陈录城表示:“区别于美、德机器和信息化主导下的高效率,COSMOPlat解决的是高精度下的高效率。”这意味着海尔更注重用户需求与体验的高效满足。
COSMOPlat的创新之处在于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概念和能力。它通过高内聚的系统架构和物理化的系统模块,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的业务实践。COSMOPlat还能为企业提供软硬一体的大规模定制整体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传统制造业的颠覆性变革。这种将用户需求与制造工艺紧密结合的模式,正是中国制造走向智能化、高端化所必需的。
不可忽视的是,当下仍有许多企业将“机器换人”视为转型的唯一目的。但过于追求机器效率而忽视用户需求,往往会导致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循环。对此,陈录城强调:“方向不清晰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而COSMOPlat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生,为企业在探索智能制造转型中提供标准与指南,缩小与先进国家在品牌塑造和创新能力上的差距。
可以说,海尔已经成功地将“智造”基因融入传统工厂,实现了互联定制。这种深度融合展现了智能制造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海尔以COSMOPlat为蓝图,在沈阳冰箱、郑州空调等多个地方建立了八个互联工厂,充分展示了其在制造业升级方面的决心与实力。这些工厂不仅是海尔的“样板间”,更是向所有对制造革新抱有憧憬的企业展示了未来工厂的模样。
位于青岛中德工业园区的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更是备受瞩目。作为全球中央空调行业领先的制造基地,该工厂投资数亿元,占地广阔,自2016年开始边建设边投产,如今产能已飙升至年产30万台。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的生产效率与库存周转率均提升了300%!
走进这座工厂,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办公空间,整洁明亮,传统的工业车间形象被彻底颠覆。机械臂的橙黄色与整个车间的科技氛围相得益彰,工人虽不多见,但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
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的负责人杨伟欣在接受《中外管理》的采访时表示,新厂筹建时,他们对如何由“生产工厂”转型为“智造平台”并无太多头绪。他们意识到,要想实现互联网的转型,首先要通过智能化设备来替代部分人工。
机器人技术的引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以前工人在炎热的天气中手工喷漆,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而且喷漆效果也不稳定。如今,这项工作已被机器人完全取代,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保证了喷漆的均匀性。
传统的中央空调主机生产线存在效率低下、人力浪费严重的问题。但现在,借鉴汽车行业动力板链地平线的基础上,海尔推出了磁悬浮总装线,这条生产线可以根据节奏自动运转,实现六种产品的总装混产,工程不良率降低了30%,效率则提升了50%。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生产线是用户订单驱动的柔性生产线。用户的体验信息可以实时上传至生产线的相应工位,确保产品始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这样的工厂,无疑是制造业的未来方向。
生活小妙招
- 智能建造加速传统产业格局重构
- 人工智能2050年超过人类智能
- 机器人产业未来的趋势如何
- 用匠人精神打造服务机器人
- 救援机器人的崛起与未来
- 机器人上岗引领安全生产3.0时代
- 灵动AMR哈雷摩托Pic2Go即拣即走方案成DHL全球
- 江苏苏州:疫情催生物流配送新市场 配送机器人
- 机器人应用推广提速,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 机器换人大势所趋 中小企业该如何践行?
- 丰田的首款下一款EV将是雷克萨斯品牌电动业务正
- 我是谷歌机器人,我认为人类天生不适合在科技
- 日本银行设中文服务机器人接待华人
-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藏在人工智能的历史里
- 浙江日报头版点赞!会“缝合”不锈钢钣金的机
- 工业机器人龙头布局智能人形机器人,但不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