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怎么造出来的之冲压篇
在当今制造业,许多企业选择采用代工模式,专注于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而将实际制造环节交给专业的制造伙伴。这一模式在科技产业尤为显著,以苹果与富士康的合作为典型案例。在汽车行业,制造部门依旧被视为核心竞争力,不同企业间的制造差异直接反映了产品的差异化。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包括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本文将带您一探汽车制造工艺中的冲压环节。
▲ 汽车冲压零件
冲压工艺是汽车制造中的首道工序,旨在将钢板冲压成汽车的车身主体,包括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这是一种传统的材料成型工艺,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冲压工艺因其高效率和精度被大规模应用在制造业。冲压成型能够快速、精确地生产出汽车零件,每5秒就能冲出一个零件,精度普遍高达95%以上。
冲压工艺的进步离不开模具技术的革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制造行业的应用,为模具开发制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系统的应用,使得大型5轴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达到惊人的0.01mm。这些技术进步为压力机模具调试和零件成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汽车的冲压工艺主要包括拉延、修边、冲孔和翻边四个工序。每个工序都对应一套模具,这些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精度要求极高。拉延工序是主要的成型工序,通过拉延形成零件的主要形状,强化其强度和刚度。修边工序则负责切除拉延工序中产生的多余材料,如拉延筋和工艺补充面等。冲孔工序则需要冲制出零件上的各种孔,对于复杂零件,可能需要冲制上百个孔。翻边工序则将零件四周的边翻起,为后续的包边工序或后续使用做好准备。
在汽车轻量化的大背景下,铝车身被越来越多的车企所采用。与钢材相比,铝材的性能差异使得铝车身的冲压成型面临一定的技术挑战。汽车模具制造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包括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
汽车冲压工艺作为一种成熟的材料成型工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广泛且贡献巨大。它不仅为汽车制造提供了高效的生产方式,还为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