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V为中国医疗机器人点赞 期望中国技术推向
在位于中国科技创新心脏地带——“硅谷”中关村的一间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办公室中,问题声此起彼伏,各种语言交织成一首创新的交响曲。来自全球各地的“海外大V”们,在“2016海外大V创新中国行”活动中,走进了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疗科技的前沿。
这家引领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市场部经理朱荣涛向充满好奇的海外大V们介绍了公司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骨骼的复杂性及手术的精准要求,使得骨科手术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长时间操作并暴露在辐射之下,这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还提高了医生患癌的风险。而天智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在展示区,海外大V们亲眼见证了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的卓越性能。他们了解到,这款机器人的手术定位精度与适应症范围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朱荣涛展示了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并指出,即使是初学者,经过两周的培训也能熟练掌握。这令人赞叹的技术,让更多的人有了康复的希望。
面对这令人震撼的技术革新,海外大V们的问题如潮水般涌现。关于机器人可能出现的错误,朱荣涛解释道:“机器人是医生的助手,它的表现取决于医生的指导和操作。”他还进一步回答了德国前官员博希文关于医生在机器人辅助手术中角色的疑问:“医生负责制定医疗方案,机器人则作为助手在手术中协助医生。”
活动现场的文化交流同样丰富多彩。来自巴基斯坦的前驻德国大使贾维德将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技术与中医和针灸相比。朱荣涛表示,尽管两者看似不同,但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微创手术理念与中医的某些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高昂价格成为其在第三世界国家普及的难题。英国记者约翰逊对此表达了关切。朱荣涛回应道:“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价格自然会下降。”这一乐观的预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普及的希望。
约旦的自由撰稿人马苏哈也是第一次参观这样的科技创新公司。他对中国的创新技术印象深刻,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将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他鼓励中国将更多先进技术向国外输出,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也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在这里,科技的力量与创新的精神相遇,激发出更加灿烂的火花。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