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推广分餐制
这段时间,受到的影响,人们对于用餐卫生有了更多的关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都发布了分餐制、公筷使用的相关规范。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下一步将一些地方推广分餐制的经验,将好的做法形成制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enjuan.),对201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7%的受访者表示疫情过后,外出就餐会分餐,73.5%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推广分餐制。养成卫生的就餐习惯,65.5%的受访者建议避免共用餐盘、杯具,65.0%的受访者建议使用公筷、公勺。
受访者中,占42.5%,占57.5%。来自一线城市的占29.6%,二线城市的占41.2%,三四线城市的占20.2%,城镇或县城的占6.0%,农村的占2.7%。
73.5%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推广分餐制
家住广州的谭田(化名),从小家里吃饭就分餐,她也养成了分餐的习惯,“如果去外面吃饭,我基本都会提议用公筷”。
彭菲菲(化名)来自辽宁大连,她家一直有分餐的习惯。“在外聚餐,如果看到别人夹菜时翻来翻去,或者相互夹菜,我会比较介意”。
“我家曾有过分餐的习惯,主要是为了爷爷奶奶吃饭方便。喜欢味道咸一些,我们也怕一些菜老人咬不动,就会把他们吃的菜多煮一会儿,多放点调味料,然后单独给他们盛在一个盘子里。”家住北京的郑文说,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家人开始尝试分餐。“以前家里吃饭时,饭桌上摆的公筷容易和其他筷子弄混,这次我妈特意换了一双颜色不一样的筷子作为公筷”。
调查显示,46.6%的受访者有分餐的习惯。关于疫情过后,外出就餐是否会分餐,60.7%的受访者选择了“会”。
刘梅(化名)家住山东济南,为了帮助弟弟控制体重,她开始在家里分餐。“小孩子贪吃,喜欢一边聊天一边吃饭,一不小心容易吃撑。把饭菜盛好放在盘子里,整体的饭量就一目了然了”。
为了分餐,刘梅特意买了家用的分餐盘,“盛进去挺美观,看着有食欲”。
数据显示,73.5%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推广分餐制。交互分析发现,一线城市受访者认为有必要的比例最高(76.4%)。
彭菲菲觉得分餐能提高用餐的卫生程度。“有人嫌分餐麻烦,其实习惯了就好。如果是在家吃饭,分餐只需要把饭菜提前盛出来”。
关于分餐的益处,76.5%的受访者觉得这样可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69.5%的受访者觉得这样干净、卫生,46.7%的受访者认为这样能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需要。其他好处还有减少食物浪费(36.5%)、控制食量(33.3%)和营养摄入更为均衡(19.9%)等。
65.5%受访者建议避免共用餐盘和杯具
郑文觉得,虽然分餐制有很多好处,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很多都习惯围坐在一起吃饭,互相夹菜”。
“外出吃饭可能更容易分餐,如果是在家里招待客人,主人提出要分餐,可能会让对方觉得不太好。”刘梅觉得,阻碍分餐制推行的原因之一,是人们传统的习惯。
曾在天津某餐厅工作过的王虹(化名)告诉记者,分餐可能让餐厅上菜过程更繁琐,需要耗费更多人力,“有些传统菜,像整条鱼、整只鸡鸭,分盘不太合适。相比之下,用公筷、公勺更为方便一些”。
对于推广分餐制的难点,60.2%的受访者指出合餐文化的影响比较深,52.5%的受访者感觉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分餐的意识,46.7%的受访者担心分餐没有聚餐吃饭的感觉,46.1%的受访者担心分餐会给人留下不好客的印象。其他问题还有过程比较麻烦(35.7%)、增加餐厅的成本(23.1%)和太过另类(20.6%)等。
“如果在外吃快餐、简餐,分餐挺方便的。但如果是比较正式的场合,公筷就很适合,也能保证卫生。”刘梅说。
“分餐其实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很多出土的文物都展现了古代人聚在一起、分餐而食的场景。”中国农业大学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从卫生角度讲,分餐除了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也能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几率。
“我们现在提倡分餐,我觉得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现代版。”朱毅觉得,分餐制很好,但对合餐的改良可以实现两全其美的效果。“每盘菜里,都放上一把公勺或一双公筷。刚开始会有些麻烦,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其实,推广分餐制可以先从餐馆开始,这样会对大众形成一种引导。‘合中有分,分不伤合’的中式分餐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如何养成卫生的就餐习惯?除了分餐制,65.5%的受访者建议避免共用餐盘、杯具,65.0%的受访者建议使用公筷、公勺,62.4%的受访者建议分开处理生熟食物。其他还有在干净的环境就餐(57.7%)、做好餐具清洗消毒(45.9%)和不要口对口喂食(42.5%)等。
“这次疫情让人们反思了很多日常习惯,用餐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郑文觉得,要想吃得健康、卫生,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还有吃完饭后,及时清理餐具,不要堆着,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在外用餐要尽量选择环境干净卫生的地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