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海斗号都有哪些绝活?

美女机器人 2025-03-30 00:04www.robotxin.com机器人女友

本报记者郝晓明携手通讯员戴天娇报道,一场深海之旅的成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那就是在8月30日,“海斗”号凯旋而归的日子!让我们不禁好奇,这款水下机器人究竟有何超凡能力?

沈阳自动化所所长助理、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硕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海斗”号水下机器人及其兄弟装备——“海翼”号7000米水下滑翔机以及由沈阳自动化所参与研制的“天涯”号和“海角”号深渊着陆器,共同构成了三型四台套的深海装备群。这些装备在深海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挑战。“海斗”号整机系统需要承受约110兆帕的外界海水压力,从浮力材料到密封舱内部的承压元器件以及动力推进系统,每个环节都经历着极限压力的考验。“海斗”号凭借先进的补偿式承压密封原理,成功实现了在万米深海压力条件下的可靠运行。

外形酷似一颗“胶囊”,“海斗”号的椭圆形状和醒目的黄橘相间色彩让人印象深刻。它的项目执行负责人、沈阳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唐元贵透露,“海斗”号身材虽小,却拥有惊人的下潜能力。在七次下潜中,它五次突破8000米,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和作业纪录。更令人振奋的是,它成功获得了四条深渊垂直剖面的温盐深数据,为研究深渊水团特性和洋流结构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除了“海斗”号的卓越表现外,此次深渊科考航次试验中,由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也展现出了不凡的实力。它的下潜两次突破5000米,最大下潜达到5751米,创造了国内水下滑翔机的最大下潜纪录。与此由中科院深海所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联合研制的两套7000米级深渊着陆器——“天涯”号和“海角”号也在此次科考航次中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它们成功完成了航次海试和应用任务,获取了深渊系列的大生物样品、沉积物和水样。

这场深海之旅的成功得益于所有参与者的辛勤付出和卓越的技术实力。他们的努力为我们揭示了深渊的奥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也为我们国家的深海科研事业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对他们的成就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也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深海中创造更多的辉煌!

科技日报沈阳8月31日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