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 将服务全球
在刚刚过去的五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七连的棉花播种现场,呈现出一幅科幻般的画面。在拖拉机的牵引下,播种机飞速奔驰,却看不到一名驾驶员的身影。而在阜康市上户沟乡源森农田地里,两架无人机在离地1.8米的高度,匀速往来飞行,精准喷施硒肥,不漏不重复。这些看似魔幻的场景,其实都得益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强大支持。
这个科技感十足的新闻背后,揭示了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重大突破。凭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全球服务能力。这一切的成就,得益于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和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如今,我国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5颗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它们在地球的上空日夜不息地运转。自2000年第一颗北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以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最近几年,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密集期,我们成功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并投入运行,同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更是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实现了多个国际首创和国内首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在测绘、交通运输、减灾救灾、电力、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在许多细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从移动健康医疗到城市快递,从互联网汽车到共享单车,北斗系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惊人的2亿元。
回望历史,大约在600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观测北斗星来测算地球纬度。如今,15颗北斗卫星宛如明珠般镶嵌在星空中,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提供服务。这张“中国名片”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也展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重要名片。它不仅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骄傲,也是我们在全球舞台上展示实力的重要工具。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看看新闻Knes记者汤铭报道,编辑王珏)
日本美女机器人
- 今年我国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 将服务全球
- 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中石油硬核抗疫
- 我国首次利用智能水下机器人对高原地区水域进
- 无人机消毒巡检,发现感染后24小时内完成消毒
- 透明的人造肌肉可在软机器人中伪装
- 南理工学子在2025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佳绩
- 中国版Lily无人机来了:主打自拍1999元起售
- 共筑城市智能体,华为携手贝叶斯机器人展现未
- 码垛机器人在自动化流水线的应用和替代人工的
- AI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国产化趋势
- 人脸识别成为视频监控的制高点技术
- 人工智能:今年最热门投资领域之一
- 新松机器人三大创新技术在2025Automatica盛大发布
- 湖北宜昌集中隔离观察场所:智能机器人运送中
- 人工智能骨龄评定软件赋能儿科医生,喜高领跑
- 建筑机器人上岗,建筑工人面临失业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