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做了个机器人 扔东西比人准多了
在寻常人眼中,一个简单的拾物与投掷的动作,似乎连三四岁的孩子都能轻易掌握。你是否知道,对于机器人而言,完成这样连贯而完整的动作,却需要科学家们数十年的辛勤研究与不懈努力?最近,Google AI 团队与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联手,推出了一款名为 TossingBot 的投掷机器人,它尝试的正是我们眼中的简单动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极客之选,了解这款机器人的特别之处。
机器人能拾取物体,这在当下已经屡见不鲜。在工业机器人的领域里,许多自动化操作都离不开能拾取物体的机器人。甚至有一些灵巧的机器人,能够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展示出为你开瓶、举杯倒酒等高难度动作。抓取并放置的动作对于机器人来说并不新鲜,真正具有挑战性的,是抓取并抛掷的动作。这种动作需要机器人提前预测物体的动向,根据力度和角度的判断,将物体准确地扔至目标位置。对于机器人来说,这需要极强的物理直觉和精细操作技巧,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训练这种全新的动作形式,谷歌以及众多大学的科学家们一起努力,让 TossingBot 通过自我监督机制不断调整自身的抓取和投掷方式。TossingBot 配备了能感知环境的摄像头,它能确定物体和目标点之间的位置。而核心的抛掷动作,则是通过端到端联合学习方式进行的训练。在这种训练模式下,TossingBot 通过不断抓取物体来估算抛掷时的具体情况,从而不断矫正抛掷精度。令人惊叹的是,从起初只能偶尔投进,到达到 85% 的投掷精准度,全程的抓取训练只花了 14 小时的时间,进行了 10000 次的尝试。这显示了机器人学习的高效性。
科学家们并没有满足于让 TossingBot 仅能准确投进物品。他们还在物品栏中加入了各种不规则物体,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环境。通过放置假香蕉、乒乓球、马克笔等物品,TossingBot 逐渐掌握了这些物品的深层特征。这让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物品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力度进行抛掷。这样的适应性训练使得 TossingBot 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尽管 TossingBot 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但它仍然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它不能像人一样感知不同物体的软硬程度,因此在处理某些易碎品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科学家们正在尝试通过更智能的物体识别和抓取技术来提升 TossingBot 的能力。也许有一天,这种机器人会出现在垃圾分类整理或者工厂生产车间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这款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挑战。
机器人工业设计
- 谷歌做了个机器人 扔东西比人准多了
- 中国第一个机器人叫什么
- 机器换人最新研究数据 会计失业率极高
- 柯马机器人与陕西诺贝特达成战略合作
- 逆天机器人轻松后空翻,波士顿动力再推新品
- 京东X未来餐厅开业:机器人大厨可炒40道菜
- 机器人世界杯将在合肥举行 揭秘五大看点
- IEDM2025:复旦大学在类脑计算领域获重要进展
- 顺企牵手清华 加快机器人创新应用
- 格力新机器人亮相工博会:重复定位精度好比头
- Steam可能活不久?37分成制度弊端开始冒头
- 能装4台消防机器人的消防机器人运输车,你见过
- 统计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 亚马逊最新仓库机器人即将进驻全球物流中心
- 国产机器人环球抗疫记:巴铁救护车5分钟消毒
- 达闼机器人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