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AI驶向智能自主,机器人产业正当其时
科技日报记者江耘,实习生洪恒飞报道:在近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众多专家纷纷就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发表洞见,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的观点尤为引人注目。
潘云鹤院士表示,想要机器奏出优美的钢琴曲,并不需要复杂的拟人机器人或机械臂,通过对钢琴进行AI改造即可实现。这一观点立刻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他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而机器人的概念也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机械范畴,发展为对现有机械进行自主化、智能化的改造升级。
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和国产品牌市场占比较低等。潘云鹤院士认为,紧扣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加强研发投入,是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机器人的概念、结构、方法、技术都将与其紧密相连。国产机器人行业需要把握这个机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深化机器人技术与传统机械的融合,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越发智慧,对人机交融的需求也越发迫切。人机融合被认为是机器人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崛起。如今的技术进步,如图形交互、可视化技术、动作捕捉等,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催生了传感器的大量应用,为机器人深化发展提供了便利。
来自日本首都大学的久保田直行教授对此表示赞同。他介绍了日本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认知机器人如何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连接社区和家人。传感器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使机器人能够理解老年人的需求,实现高质量的交互。
如何提升算法赋予机器人直觉也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表示,虽然学习为人机智能带来了春天,但其存在的种种局限也使得新一代人工智能面临巨大挑战。人类可通过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发挥直觉的作用,对即时接受的信息快速决策、采取行动。而当前的人工智能却无法模仿这一功能。如何将人类直觉发挥这一行为变成机器人也可实现的功能,成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的一大方向。
专家们表示,要让机器像人一样对物理世界进行直观理解,需要进行特征识别、形成记忆、理解物体间相互关系等。这需要机器基于模式匹配和想象力来决策或产生行为模型,在有限的步骤中完成决策。
这次峰会展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机器人工业设计
- 搭载AI驶向智能自主,机器人产业正当其时
- 贝索斯再次成功发射亚轨道火箭 载人旅行更进一
- 比亚迪海豹 2024 款纯电轿车完成申报 动力系统配
- 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发布,人工智能激发新活力!
- 如何与机器人女友建立真挚情感连接
- 乐高机器人学什么有什么好处
- 中科大研制出24个超导量子比特处理器
- 首款采用Delta机器人技术的新型桌面3D打印机
- 京东智慧物流实验室首次亮相 六大机器人面世
- 机器人如何打僵尸模式
- 国内最大爬行机器人公司
- 组织部职责
- 普渡机器人和蒙牛合力打造智慧新零售
- 人权与机器人技术:未来战场上,或许并不会出
- 加入交付机器人热潮 福特欲攻克无人送货难题
- 丰田预在2025年奥运会上一展无人驾驶技术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