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东莞将建1~2个机器人产业园
聚焦“机器换人”:东莞产业迈向智能化新纪元
昨日,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市2016年1号文《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全球影响力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进行深入解读。自此,东莞制造业再度引起关注,而这次,目光聚焦于智能化改造和“机器换人”战略。
自2014年启动“机器换人”计划以来,东莞已累计申报的项目数达到惊人的1262个,总投资超过百亿元。预计这将减少用工人数7万余人,使得单位产品成本大幅下降,同时劳动效率提升超过一半。这一变革背后,是东莞市的坚定决心和每年不低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力争五年内完成“机器换人”项目约2000个。
在这场智能化浪潮中,东莞的目标清晰而远大。到2020年,东莞将力争使每万名员工使用的机器人数量提高到120台以上,国产机器在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半数。这不仅意味着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普及,也意味着服务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如家政、医疗等领域的初步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的外资企业在这场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数年前,一些外资企业就开始尝试“机器换人”,它们的实践为整个城市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启示。目前,东莞已聚集了数百家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关于“机器换人”带来的就业问题,相关部门的分析显示,虽然部分企业的就业人数有所减少,但大部分企业的工人数量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长远来看,随着智能化改造的深入,企业用工人数可能会下降,但工人的素质和承担的责任将会提高。
“机器换人”是否会导致人的作用被弱化?对此,相关领导表示,“机器换人”并非取代人类,而是让人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机器人的应用依然需要人的智慧和决策。“机器换人”也是提升人口结构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至2018年底,东莞将建成若干机器人产业园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全市八成以上工业企业将完成“机器换人”改造。这一进程将为东莞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使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型期,东莞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迈向智能化制造的新纪元。而这场变革,无疑将为工人、企业乃至整个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家用机器人
- 2025年底东莞将建1~2个机器人产业园
- 宁夏首试无人机蛙跳式巡检 电塔停机坪随时补能
- 三星AR眼镜功能泄露:可玩游戏,可在现实中看
- 小飞机大能量 警用无人机为平安警色添彩
- 太空药厂返回舱成功降落 成美国 FAA 新规首个商
- 自动化机器人
- xMate 七轴柔性协作机器人
- 日本开始用机器人进行生命科学实验 防止学术造
- 广东机器人在武汉医院上岗24天 不怕病毒不怕累
- 加码 AI 领域 现代汽车集团向多个半导体初创公司
- 全国服务机器人独角兽 擎朗智能全国研发创新中
- LG新能源正开发磷酸铁锂电池 消息称能量密度比
- 哪里可以买到机器人
- 谷歌发布量子计算研究重大进展
- 优必选与漫威合作推出首款钢铁侠智能机器人
- 富士康开发机器人 欲摆脱对苹果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