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开发机器人 欲摆脱对苹果依赖
在深圳市的一间仓库内,正上演着一场“机器人革命”,但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奇。这里,测试实验室的环境并不优越,温湿度较高,甚至能看见灰尘的踪迹。数十台大型浅绿色设备正在进行耐久性测试,这些设备将被运用于抛光、机械加工和组装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设备并非人工智能的产物,它们无法自主运作,也无法学习。
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开发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明确表示:“这是一笔生意。”他的老板们不会盲目投资昂贵的工具,除非这些工具能带来实际价值。据了解,富士康目前已有超过3万台机器人投入使用,其中数千台位于成都工厂,而这个工厂的员工总数却不足百人。除了自主研发机器人外,富士康还积极投资软银的Pepper部门,以推动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富士康不仅在研发机器人技术,同时也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机器人。这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业务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鸿海集团擅长高质量、大批量的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是苹果的主要代工商。随着苹果逐渐减少对富士康的依赖,富士康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鸿海集团正尝试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例如,鸿海集团近期将目光投向了芯片封装领域,计划将半导体元件集成到手环和智能手表中。这一新业务的盈利状况良好,为鸿海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鸿海集团还计划收购台湾芯片封装厂商矽品科技的股权,并进一步扩大其在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与此鸿海集团也在印度投资建厂,并考虑在其他地区建设更多的工厂。鸿海集团正与夏普进行谈判,寻求进一步合作。
里昂证券分析师尼可拉斯·巴拉特表示,业务多元化对鸿海集团有利。他也指出,进军新的领域并不容易,尤其是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和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尽管进军半导体相关领域如液晶屏生产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利润率,但实际上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鸿海集团在发展零售业务、电商业务和太阳能面板制造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鸿海集团正在积极寻求业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以应对对苹果的依赖和市场竞争的挑战。其进军新领域的决策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一些分析师呼吁鸿海集团在做出决策时应当更具逻辑性,更加谨慎地评估每一项业务的潜力和风险。尽管如此,鸿海集团仍在不断努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寻求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