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机器人可定制柔性设备或催生心衰治疗方案
科技日报自华盛顿报道,1月18日,一个由美国哈佛大学与波士顿儿童医院联合研究的团队宣告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软体机械装置,能够在不直接接触血液的情况下,帮助心脏跳动并泵血,这一创新对于众多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线生机。相关研究已在权威学术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
心力衰竭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心脏疾病,全球范围内有高达4100万人正在承受其痛苦。对于心衰患者,他们可能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或使用心室辅助装置(VADs)来将血液从心室泵送到主动脉。尽管VADs技术不断进步,但患者使用这些装置后仍然面临较高的血栓和中风风险。
这个新的突破来自于研究人员对心脏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他们开发出的柔性装置由硅胶软管、柔性气压传动装置和气泵三部分精妙组合而成。通过一套独特的组合手段,包括吸入装置、凝胶界面和手术缝合,软管被巧妙地缠绕在心脏外围,模拟心脏外层肌肉的功能。软管与周围的柔性气压传动装置相连接,依赖外部气泵提供的动力,以心脏自身的跳动节律同步进行收缩和扩张,从而辅助心脏泵血,显著提升心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与传统的心室辅助装置相比,这一新装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会直接接触到血液。这一创新大大减少了血管阻塞的风险,使得患者不再需要服用可能带来潜在危害的血液稀释类药物。新装置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可定制性。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并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压力强度。例如,如果患者的左心室较弱,装置可以针对性地加强对左心室的支持。
研究团队的成员表示,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利用软体机器人技术替代泵血型心室辅助装置的想法被视为不切实际。随着软体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设想已经成功实现。虽然这个新装置尚未进行人体植入试验,但其在临床医学上的潜力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为人类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大门。
这一成果不仅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未来的医疗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期待着这一新装置在未来能够顺利通过人体试验,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工业机器人
- 软体机器人可定制柔性设备或催生心衰治疗方案
- 遨博智能协作机器人助力中国企业弯道超车
- 天大机器人获国家科技大奖 关节并联高速又精
- 我国首条无人驾驶高铁,配备有机器人服务
- 立柱机器人码垛机的应用优势
- 美银行引进机器人做杂事 执行副总 让员工能专注
- 百度成为PAI首个中国会员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人工
- 联合国安理会将首次讨论AI威胁和平与安全问题
- 13名顶级经济学家说出了真相 机器人真的会抢走
- 智能机器人焊出哈尔滨制造新高度
- 中国工业机器人力引国际合作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 垃圾箱宣传标语大全
- 长征八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 迪士尼推出首款微表情机器人!能眉目传情
- 牛津剑桥解除 ChatGPT 禁令 英国 24 所顶尖高校发布
- 2017丝路机器人创意大赛决赛举行 16支队伍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