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色硅谷迎首个孵化项目 造水下机器人全球
以前,无论是海水养殖监测、深海搜救,还是海洋生态调查、海洋工程探测,都严重依赖国外生产的水下机器人。这不仅导致了价格高昂,更使得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如今这一切都已改变。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依赖于国内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而且它们的应用领域和功能更加广泛。
1月28日上午,凤凰网青岛探访了一家位于青岛蓝色硅谷创业中心的海洋技术公司,这是首家入驻该创业中心的孵化项目。这家公司专注于研制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先,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
走进实验室,技术部的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一台名为“飞鱼号”的水下机器人。虽然外表看似普通,但这款“小黄人”却蕴藏着巨大的技术秘密。它前后各配备了一个1080P高清摄像头,搭载声呐、USBL及多功能机械手,并可扩展多种微型在线检测水质传感器。更令人惊叹的是,“飞鱼”号水下机器人能够通过高清摄像机和LED射灯将水下实时画面传至水面控制台,让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和操作。
技术总监范平博士介绍道,很多国外水下机器人没有图像存储功能,只能随拍随看。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客户来说,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将图像存储下来以便比较。罗博飞海洋技术公司之所以选择落户蓝色硅谷,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才集聚优势以及涉蓝机构和企业聚集的态势。总经理马秀芬表示:“所谓抱团发展,拥有优秀顶尖人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蓝色硅谷核心区致力于打造“中国蓝色硅谷,海洋科技新城”,并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五大中心的目标定位而努力。目前,该区域涉蓝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显著增强。核心区已成功争取国家科技部的支持,成为全国第五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而作为核心区成果孵化中心之一的蓝色硅谷创业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重点吸引培育海洋类科技型中小企业、知名研究机构等创新创业资源。目前,该创业中心在孵项目已达30个,除罗博飞之外,还包括其他多个具有潜力的项目。这些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代表着中国海洋科技的飞速发展,也预示着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