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侦破全国首例利用AI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绍兴警方破获全国首例AI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捣毁黑色产业链,净化网络空间
近日,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引人注目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该案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识别图片验证码,涉及多个网络犯罪团伙。这一行动彻底摧毁了一条涉及入侵网站、制作撞库软件、数据买卖、网络诈骗等多个环节的黑色产业链。
案件回溯到2017年2月,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分局接办了一起网络诈骗案件。受害者虞某因收到好友发来的代付请求信息,通过网上链接帮助所谓的“朋友”支付了1000余元款项后遭受诈骗。随着案件侦办的深入,警方发现了一条涉及利用“黑客”技术非法获取网站后台用户注册数据、数据撞库等环节的完整黑色产业链。
经过深入调查和艰苦追踪,专案组辗转13地展开侦查和抓捕行动。这一行动成功抓获了利用“黑客”技术非法获取网站后台数据的嫌疑人,以及使用撞库软件获取账户密码、提供图片验证服务的“快啊”打码平台嫌疑人等共计193人。
据了解,“黑客”杨某搭建的“快啊”打码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让机器自主操作识别图片验证码,有效绕开了互联网公司设置的账户登录安全策略,为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等网络黑产提供犯罪工具。在这一平台的帮助下,以黄某等为首的专业“黑客”犯罪团伙非法获取网站后台用户注册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销售,进一步加剧了网络安全的威胁。
办案民警透露,在“快啊”打码平台被警方打掉的前三个月,该平台已经提供了验证码识别服务高达259亿次。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凸显了网络黑产的严重性和危害。
随着“快啊”打码平台的崩溃,绍兴警方成功摧毁了围绕撞库、洗库以及下游的网络黑产行业。这一行动有效净化了网络空间,为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驾护航。这一案件的破获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打击网络犯罪、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此次行动的成功得益于警方的精心组织和全力以赴,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这一案件的警示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工业机器人
- 警方侦破全国首例利用AI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阳光电源按下智慧能源技术发展的快进键
- AI还能识别什么?MIT宣布研发新型食物识别技术
- 机器人要取代人工酿酒?尚未普及但已成定局
- 中国机器人产业走到了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的关键
- 霍尼韦尔UOP全新催化剂生产线在华投产
- 厨余垃圾如何除杂?厨余垃圾智能机器人分拣线
- 机器人进超市打工 人类再不努力饭碗都要丢了
- 学生发明管道清洗机器人获2项国家专利
- 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否为人类开发自己的大脑带来
- 机器人时代到来,人类去哪儿
- 孙颖:人工智能应用医疗领域助力基层医院诊疗
- 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海尔当选首届理事
- 智能机器人在上海地铁管片生产车间上岗
- 工业机器人培训课程适合那些人学习
- 谷歌推出AIY计划,人人都可以DIY自己的AI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