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号穿越太阳系边界,进入新领域
新浪智能机器人快递 北京时间10月10日消息,美国的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显示出它可能已经飞出我们的太阳系的新迹象,果真如此,它将是第一个在太阳系外运行的人造物体。迄今为止美国宇航局还未公布任何与这项太空探险史上最重大的成就有关的信息,观察人员表示,该船获得的新数据就是证明它可能已经越过太阳系边缘的证据。
如果这些迹象没错的话,它将成为太空探险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时刻,并将预示着星际探险新纪元已经拉开帷幕。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曾说,他们需要观察3个参数变化,才能确定“旅行者”号是否已经越过太阳系边缘。以前科学家透露,过去几个月旅行者1号观测到银河宇宙射线持续增加,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撞上该船的数量急剧下降。当前存在的唯一问题是影响“旅行者”号的磁场是否已经发生改变,因为这方面的数据至今仍不完善。
,德州农工大学的天文学家尼克-逊特泽夫教授称,根据探测到的带电粒子数量急剧下降,美国宇航局应该给出一些说法。他说“即使没有磁强计数据,从‘旅行者1’号的数据也不难看出它在太阳系边缘遇到了巨大阻碍。”即便没有显示磁场减弱的数据,“该卫星已经经受令人难以置信的宇宙射线通量的事实就摆在我们面前。这与太阳系边界有关。我认为该数据表明,那里已经发生了一些令人吃惊的事情”。
35年前旅行者1号开始这项长期旅行,大约几个月后研究人员已经料到它最终将会抵达太阳系边缘。也许地球上没有一个人会像76岁的艾德-斯通那样对这一重大时刻体会如此深刻,他是美国宇航局的一位空间学家,他从开始一直参与该项目。斯通说“我们希望走出太阳系,看一看外太空有些什么。”上个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喷气推进实验室举行的35周年庆典上反问人群“前往太阳系边际到底有多远?我们不清楚我们是否已经到达与太阳系相连的一个新区域。”
1977年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发射升空时,没人知道它们能够存活多长时间。现在它们是有史以来运行时间最长、飞行距离最远的飞船,它们已经向不同方向飞行几十亿英里。9月5日是旅行者1号发射升空,飞往木星和土星的35周年纪念日。现在它正在太阳系边缘周围飞行,太阳系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等离 子体泡泡里。这个炙热、骚动不安的区域是由太阳发射的带电粒子流生成的。等离子体泡泡外面是银河里的一个新领域。旅行者1号一旦穿越太阳系边缘,科学家希望它会遇到相对更加平静的环境。
“旅行者”号的最初目标是巡视木星和土星,然后传回木星大红斑和土星环的照片。它们除了完成这些任务,还传回地球它们获得的很多其他发现木星的卫星木卫一上正在喷发的火山;木卫二冰封的地表下存在海洋的线索;另一颗木星的卫星;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存在甲烷雨的迹象。“旅行者2”号随后飞往天王星和海王星。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艘飞越这两颗带外行星的飞船。旅行者1号把土星作为重力弹弓,借助它飞向太阳系边缘。“旅行者”号任务首席科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斯通说“一次又一次,‘旅行者’号不断呈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
现在很多工程师聚集在距离建造该飞船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不远的一所卫星大学,监听“旅行者”号。任务控制室里有小卧室和毛毯,如果没看到头顶上的蓝色标志“任务控制中心”,以及电脑上的警示语“‘旅行者’号任务重要元件,禁止触摸!”你会误以为这是保险公司办公室。该任务没有全职科学家,传回的数据由20位兼职人员负责分析。由于该飞船距离地球很远,旅行者1号的无线电信号传回地球需要17小时,而“旅行者2”号需要大约13小时。两艘飞船上的相机早已停止拍照。这些微型汽车大小的核动力飞船仍有5个仪器在继续研究磁场、宇宙射线和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即太阳风。它们还携带了金磁盘唱片,上面录制了包括多种语言的问候语、音乐和图片,科学家希望通过它们与外星智能生命取得联系。
旅行者1号从2004年开始探测太阳系边缘的一个区域,这里的太阳风显著减缓,温度明显上升。在过去几个月科学家看到的变换,可能表明这艘飞船正在穿越太阳系边界。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它将成为第一艘探测恒星之间的星际空间的飞船。太空望远镜一直在研究太阳系的过去,例如哈勃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它们一般着眼的都是非常遥远的星系。美国宇航局最初打算向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发射四艘飞船,这项计划后来被取消了,并用“旅行者”号任务取而代之。美国大学太空政策专家霍华德-麦克迪称,结果他们从中受益匪浅。他表示,他们“拿那项计划的资金建造能够造访4个气体庞然大物的飞船”,并在离开太阳系后继续与它保持联系。按照1977年的美元汇率计算,迄今为止这项任务已经耗资9.83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7亿美元。该飞船现在剩余的燃料足够让它继续运行到2020年。科学家希望到那时旅行者1号已经飘浮在恒星之间的星际空间里
文章推荐:中国最贵的烟 广州猪人 月球上的秘密 国民党一级上将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