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区 啃下脱贫“硬骨头”
朝南的5间新房,灯光明亮。切旦尖措见到老熟人才让行秀登门,上来就是一个“熊抱”“要不是他做工作,咱可住不上这样的好房子!”
才让行秀是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恰科日乡党委组织委员,这是回访搬迁户时发生的一幕。
作为青海省藏区深度贫困县,平均海拔3700米的泽库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以前,切旦尖措一家六口住在果什则村夏尔宗山脚下,草场小、草质差、载畜能力低、牛羊病死率高。”才让行秀说。更糟糕的是,前些年切旦尖措还生了病,全家欠下不菲的医疗费,他们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彻底改变当地面貌,2017年,泽库县拆旧复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青海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按照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的要求,下大力气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短板。几年来,泽库县建设搬迁安置点38处,搬迁安置贫困户3999户15159人,占到全县贫困人口的94%。“作为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县,下定决心,没有啃不掉的‘硬骨头’!”泽库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宏涛说。
对世代游牧的切旦尖措一家来说,舍弃草场并不好接受,起初也有些抵触心理。才让行秀再三登门劝导,可他有自己的顾虑“搬出去,吃啥?”
青海把搬迁群众分类纳入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教育扶贫、医疗保障、资产收益、生态保护等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实现稳定脱贫。
搬到县城安置点的切旦尖措,把50余亩草地和20头牦牛全部以股份的形式入股到专业合作社,从粗放式走向集约化;当上生态管护员,一年能拿到约2.1万元工资;享受产业到户资金,并投入到县城商铺项目,每年稳定分红;4个孩子在县城就近读书,医疗、养老等也都有了保障——如今,切旦尖措一家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1937.4元,顺利脱贫摘帽。
住得安稳,更要能发展。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阿尼玛卿雪山在望。
雪山下面的雪山乡,出了个生产牦牛奶雪糕的乡村企业,投产半年来,日生产能力已达5000根,实现盈利、驰名州县。
“雪山乡是一个纯牧业乡,有牧户59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过去,这里产业形式和增收渠道都十分单一,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奥坚晋美介绍,企业建立的初衷,就是希望谋求多赢——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带动牧民增收,解决贫困户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企业投资170万元,乡里自筹90万元,雪山乡的两个村各从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中拿出40万元。”奥坚晋美说,“原料牦牛奶,从两个村的牧民手中收购;公司员工则从两村贫困户中招聘,公司年底将利润分红用于带动两个村的发展。”
近年来,青海针对藏区深度贫困地区,坚持把稳定增收和持续发展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为防止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悬崖效应”,青海在全省2358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每村投入100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产业。截至目前,全省4146个行政村中,已有91.3%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其中5万至50万元的村达到1455个,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8个。
在扶持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青海千方百计扩大贫困户就业。仅过去一年,青海省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次,培训致富带头人2400名,辐射带动贫困群众16151户58074万人。,通过精准施策落实就业服务,去年青海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33万人。
持续做强牦牛、青稞产业,努力将其打造成脱贫增收的“新极点”;扎实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全省每年发电预期收入5.7亿元,直接带动8.74万户贫困户增收;结合“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对208个村已实施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带动贫困人口1.63万户5.54万人……
近年来,青海省通过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方式,带动越来越多的藏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找到一条深度贫困地区生活改善、产业发展、就业稳定的发展新路。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19日 13 版)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