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让社会关心、亲人揪心的工作 五位专家
新闻快递北京6月17日电(薄晨棣)校园应当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作为全社会安全工作的关键一环,校园安全既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也事关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让安全教育走进学校,推动安全知识普及至关重要。
在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由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指导,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和新闻快递联合主办的校园安全“云”课堂于6月16日开讲。五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分别围绕 “安全为教育保驾护航”“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科学避险能力”“校园消防安全知识普及与火灾应对”等主题,在线上为广大师生普及校园安全知识,分享各自在校园安全方面的经验举措。
何卫国尽职免责 让安全为教育保驾护航
学校、学生的安全是一个“三心工作”亲人揪心、领导担心、社会关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将学校安全作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作用,运用法律、行政、社会服务、市场机制等各种方式,综合施策、形成合力。
“校园安全工作的主体可归纳成三方面第一是各级政府,第二是教育部门、校长、老师,第三是与学校教育活动相关的方面。”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卫国依据相关文件,将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了梳理。他认为,校园安全工作要分清对象、划清责任、捋顺工作、尽职免责。
在划清责任方面,何卫国介绍,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对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校长、学校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不履行安全教育管理、监督职责,给予党纪、政纪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校园安全工作要有标准,也要建立事故风险分担机制,注重体制机制建设。” 何卫国认为,捋顺了校园安全工作,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明确,到底要做何种工作、做到何种程度,才算尽职免责,这是需要协同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应根据标准,协调各方力量提供看得见、用的了、可查询、有证据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平台。”何卫国说。
崔祥烈立足专业规范教育管理 全力打造阳光安全校园
做好校园安全预防工作,对于学校至关重要。对于如何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打造阳光校园,河北省张家口市教育局政策与安全科科长崔祥烈从“立足专业化教育,把安全告诉学生”“立足规范化管理,将事故隐患根除”“健全常态化保障机制,助教育管理落位”三方面进行了讲述。
崔祥烈认为,把安全告诉学生是学校的责任,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应包括课堂教育、应时教育、实践教育三方面。“安全教育是分层、侧重、全方位的,要构建幼儿园的启蒙教育、中小学的公共安全教育、大学生普及性教育,通过这样多年的反复教育,让学生对安全有足够的认识。”
崔祥烈介绍,学校应将规范化管理的五方面工作做好,五举并重。第一,校外安全和校内安全并重;第二,公共安全和日常安全并重;第三,物态安全和非物态安全并重;第四,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并重;第五,双重预防和危机应对并重。“这既有安全生产的内容,也有非安全生产的内容,都是学校必须要面对的,哪方面解决不好,将来都会出问题。”
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应如何处理,才能将直接伤害降到最低?崔祥烈表示,发生事故后要严格按照以下程序处理“第一阶段要进行三项工作,现场急救、报告上级、通知家长。第二阶段保留证据、控制事态。第三阶段,做好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一个阶段,进行事故的教育。这样才能将影响降至最低。”
邢成起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提升科学避险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量国内外案例表明,发生破坏性地震时,挽救生命主要靠群众互救。,提高抗震防震意识、自救互救能力非常重要。
“我国所处的地震构造位置,决定了未来我们始终面临着地震灾害的风险。”北京市地震局重大项目总技术指导、二级研究员邢成起介绍, 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地震震级大小、人们对地震环境的认知程度、应急准备与抗震救灾能力、防震减灾意识的强弱等多种因素。“地震灾害具有连锁性特点,易形成一个复杂的灾害链,往往靠一两种途径很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现在主要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防震减灾,提升地震灾害的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
邢成起表示,掌握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能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震前准备是地震时科学避险逃生的基础,震前准备得越充分,震时避险越科学。”邢成起介绍,震前准备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学习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学会获取和使用地震信息,懂得如何相关信息进行应急避险、逃生、规避风险。第二,了解所处的地震环境。第三,了解所住房子的抗震情况。如果居住的房子有抗震设计,且外逃风险更大,则建议就近躲避。第四,掌握科学的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
震时就地避险,震后快速撤离,是地震应急避险的基本原则。邢成起表示,如果不幸被埋压在废墟当中无法脱险,要保存体力。“可敲打墙壁、铁管,向外界传递消息,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条件,延长生存时间,耐心等待救援。”
,邢成起表示,震后救人应遵循先救近处的人、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等原则。“被埋压以后,人可能呼吸也造成了困难,这时候先保证他能畅通呼吸,只要他能呼吸,没有生命危险时,就可以先去救别人,这样能在短时间之内抢救更多人。” 邢成起说。
梁光华开展校园安全教育 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
校园安全是一项每所学校不得不做、不得不为的工作。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易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学生们接受安全文化教育,掌握一定的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安全素质,意义深远。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助理梁光华介绍,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影响。“灾难发生后,生还人员中90%靠自救,9%靠互救,只有1%是靠外部救援队伍,这就是所谓的‘9091’现象。由此可见,无论是从避免安全事故,还是从灾后自救互救的角度来说都需要靠人。”
“安全教育是最好的防灾减灾手段。” 梁光华表示,当前,我国安全文化教育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从学生的角度看,存在怎么学的问题,从学校的角度看,则存在缺课时、缺课标、缺师资、缺教材、缺配套设施等一系列问题。“从家庭的角度看,由于缺方法、载体和路径,家长们虽然认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配合。”
对此,梁光华认为,开展安全文化教育要围绕青少年的活动轨迹,基于风险理论构建科学系统的安全知识体系。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为青少年构筑7X24小时的安全空间。,要注重体验式教育,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推行融入式教学,实现“安全+”教育。还应创新校园安全的教育模式,充分依托专业机构开展社会化的托管式的教育服务,有效解决安全教育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怎么评等突出问题。
“安全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社会化的工作,需要政、学、企以及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梁光华说。
李进提升消防安全意识 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水火无情,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能够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进表示,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热能量传播的过程。以建筑火灾为例,建筑火灾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部位,由此蔓延到整个房间、楼层,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可燃物燃烧还只局限于着火点时,是逃生、灭火的最佳时期。” 李进表示。
在校园火灾预防方面,李进表示,学校应配套齐全完好的消防设施,有专人进行维护,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图书室、实验室、宿舍管理制度等。“学生宿舍有一些火灾隐患点尤其要注意,”李进介绍,“例如充电宝、床边放置的小太阳取暖器、使用后放在床上的电吹风、床头上放置的台灯、床底下点着的蚊香等、都易引发火灾。”
李进表示,如果遇到火灾事故,要辨清情况冷静应对。“假如教学楼里发生火灾,学生应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老师则需要有判断力。判断一间教室的学生能否楼梯间逃生,要观察窗前的烟雾浓度、有无名火。如果没有窗户,则可以摸一摸门体、门把手是不是热的,如果是热的,说明外面温度已经很高,火焰很大,逃生有困难,我们要采取退守措施,积极等待救援。”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