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
新闻快递北京7月1日电 (孟植良)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7月1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为千米级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与沪苏通铁路同步开通运营。沪苏通大桥的设计建造技术实现了五个“世界首创”,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运营,大幅提高了铁路过江运输能力,缩短了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将有力助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国铁集团副总工程师兼建设部主任、工程监督局局长王峰介绍,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全长11072米,其中正桥长5827米,南北岸引桥长5245米,主跨1092米,为世界上首座4线铁路+6车道公路、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能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散货船通航要求,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通过该桥跨越长江、贯通南北。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2014年5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大桥主跨合龙,耗用钢材约48万吨,混凝土约230万方,主要特点表现为“高”“大”“新”。“高”即主塔高330米,为世界上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 “大”即跨度大、体积大,主航道桥主跨1092米,为国内最大跨度斜拉桥,也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沉井基础体积大,主塔墩沉井平面相当于12个篮球场大小,沉井高110.5米,为世界上最大体积沉井基础。“新”即运用了一大批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工艺。
王峰指出,在大桥建设中,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形成了65项专利、创造了14项新工法,在桥梁建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五个“世界首创”。一是实现千米级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建造技术世界首创;二是实现2000兆帕级强度斜拉索制造技术世界首创;三是实现1800吨钢梁架设成套装备技术世界首创;四是实现1.5万吨巨型沉井精准定位施工技术世界首创;五是实现基于实船—实桥原位撞击试验的桥墩防撞技术世界首创。在世界上组织了原位船撞试验,可实现3公里范围防撞主动预警,有效保证桥梁和船舶安全。
王峰介绍,沪苏通铁路是国家 “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江苏省南通市,从既有南京至启东铁路赵甸站引出,经南通市通州区,向南跨越长江,经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家港、常熟、太仓市,终到上海市嘉定区,全长143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设赵甸、南通西、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太仓南、安亭西9个车站。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安排列车开行,每日开行旅客列车最高44.5对,开行货物列车6对。
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后,向北与在建的盐城至南通铁路和已建成运营的连云港至盐城铁路、南京至启东铁路、新沂至长兴铁路连接,向南与上海至昆明高铁等连接,在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之间形成了一条便捷的铁路运输大通道,上海至南通的旅行时间由原来3.5小时压缩至1小时6分钟,大大缩短了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极大便利了沿线群众出行,对发挥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沪苏通铁路和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开通运营前,国铁集团精心组织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各项规定和标准,组织了大桥的动静载试验,开展了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信信号、客运服务系统的联调联试和安全评估,相关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各项设施能够满足铁路安全、稳定运营要求,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