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园区 设岗位 教技能(会后探落实)

新闻热点 2021-06-25 09:28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核心阅读

  河北石家庄行唐县助残有实招建立残疾人创业园区,因人定岗,让残疾人有活干、有钱赚;帮助残疾人打开心门,逐步建立自信,活出更精彩人生;助残行动还越过园区围墙,辐射到更远更广的地方,帮助更多残疾人增收致富。

  

  23岁的付学净很笃定,她的人生正迎来转机。由于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她自幼行走不便。“我常年躲在家里,害怕见生人。打工赚钱这些事,对我来说很遥远。”自打2018年入住河北省石家庄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她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不仅每月有1500元工资,还登上舞台,参加汇报表演……

  付学净不是个例。在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残疾人这两年收获很多。

  帮就业——

  因人定岗 设立工种

  行唐县独羊岗乡,占地20亩的园区镶嵌在一片农田中。清晨,订书机订纸声、缝纫机嗒嗒声、鼠标键盘敲击声,打破了寂静。双创园开工了,工人们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从十八九岁到年过六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相互搀扶,一行人有说有笑。

  “双创园‘因人定岗’。不是让人去适应岗位,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残疾情况,去开发、设定某个工种,实现人岗密切匹配。”46岁的双创园园长贾茹说。

  腿脚不好,但双手灵巧的边增天在缝纫岗上把裤边轧得很齐整;面部烫伤,但擅长电脑操作的卢鹏成为图文标注项目的小组长;身材矮小,但性格开朗的女孩王玥,成了网络带货主播,粉丝从几十人,快速上升至4000余人。

  贾茹一直很关注残疾人生存状态。她创立的服饰工厂,早年就开始招收残疾人做工,“当时招的都是女工,数量少,岗位单一”。

  “大多残疾人仍待在家里,偶尔碰运气接点零活,很难持续。”行唐县扶贫办主任盖军路说,“他们仍是被兜底、接济的对象”。

  贾茹认为,要帮扶残疾人,关键在于组织化。2017年底,她怀揣与县残联共建残疾人双创园的计划,略显唐突地找到县领导,心中有些忐忑。令她惊喜的是,计划得到了县里的支持。当时,行唐县还是贫困县,全县13211名未脱贫人口中,因残致贫者就有2579人,占比19.5%。很快,县里给了拨款,并腾出县第二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这为四处苦寻场地的贾茹,解了燃眉之急。

  双创园于2018年5月正式开园,对入园残疾人实施“包会式”上岗培训。钉纽扣、做拉花、糊灯笼这些简单技能,一般人可能半天就学会了;但残疾人可能需要五六天甚至半个月,才能上手。“这时千万不能急,要一直教到他们会为止。”贾茹说。

  园区管理者发现,不少残疾人尽管学得慢,但踏实肯干,“不易受外界干扰”。王金虎在掌握了钉扣子技巧后,一天能钉七八百件衣服。

  为保证残疾人持续有活儿干,在县里的支持下,园区接单小组的足迹遍布京津冀、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天津一家企业听闻双创园助残扶贫项目后,受到触动,将原本分散给多个渠道的手工活儿,全部派给了园区。

  目前,双创园实现稳定接单。残疾人在园内免费吃住,重度残疾者月收入数百元,中轻度者可达到1500元以上。他们的家人也减轻了压力,可外出打工增收。

  扶志气——

  打开心门 增强自信

  盖军路坦言,就业扶贫背后,是一个艰难的扶志过程。对于残疾人,园区管理者总是竭尽全力,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们正在壮大但仍显脆弱的自信。 

  刚入园时,不少残疾人抗拒社交,不愿说话。肢体残疾的赵少彬“喜欢关着门独处”;身材矮小的孟泽,不与生人对视,人多了就喜欢蹲着,因为蹲着“看不出他矮”……针对这种情况,县里并不急于让他们上岗。“当务之急是把心门打开,让他们先勇敢接受自己。”时任县残联理事长刘亚林回忆说。

  在双创园,与工作区同等重要的,还有励志区、康复区等。励志区的讲述台是不少残疾人蜕变之路的第一道坎。从羞涩、抗拒,到在园区激励下主动上台、讲述自身经历,引发共鸣,很多残疾人逐渐意识到,“我非孤立者”“我和别人没有太大不一样”“所谓‘恐惧’,都是自己躲屋里想象出来的。”

  虽然过的是集体生活,但园区很尊重每名残疾人的“个性化”。管理者对每名入园残疾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包括他们不同的家庭背景、残疾情况、性格特点、个人特长等,然后尽一切可能帮他们“发光发热”。

  行动不便但乐感较好的男孩尚浩和女孩董玉娜,成了园区演出队主唱;身材矮小但表达流畅的王玥,成了双创园主持人;装有假肢但善于交际的宇文军霞,担起了园区外联活动的对接任务……

  “我很久没感受到这么多快乐了!”在每月一次的生日会上,头戴寿星帽,脸上抹着奶油的张兰决,用手语激动地比划着。

  发工资这件事,在双创园里同样充满了仪式感。“公开发,集中发,钱多钱少直接体现努力成果,引导大伙依靠双手自创幸福生活。”双创园副园长王大志说。这一招后来被证明很奏效,残疾人相互比拼的意识更强了,干起活儿来你追我赶。

  “在一瞬间,有一百万个可能……”这是付学净现在经常哼唱的一首歌。过去她工作无望,“家里穷,受我拖累,我哥也很难找到媳妇。”入园后,园区帮她联系爱心企业资助,经过康复治疗,如今依托护具,她已经能站立行走,而且自己能挣钱了。家里负担轻了,哥哥也娶妻生子。“我现在信了,”付学净说,“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走出去——

  辐射周边 带动就业

  行唐县白庙村,村民高梅凤将几个鼓鼓囊囊的大塑料袋,递交给专程赶来的园区工作人员,实现成品交接。塑料袋里装的是加工好的手工活儿,高梅凤并非入园的残疾人,但她与园区正发生紧密联系。

  双创园如今已带动108名残疾人就业脱贫,其中87人为建档立卡户。“但园区入住能力已饱和,”盖军路说,如何让扶贫助残行动越过园区围墙,辐射到更远更广的地方,是全县扶贫需要探索解决的新课题。

  行唐县以双创园为核心,在全县范围内建起70个辐射全域330个行政村的“扶贫助残巧手坊”。高梅凤就是其中一个巧手坊的负责人,正带动周边10户残疾人和建档立卡户做活儿。“园区给派活儿,做之前培训,做之后回收,每天能挣三四十块钱呢。”高梅凤说,每个巧手坊还拉动了一些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实现就业。

  “如何通过某种方式将这种潜力引导、释放出来,是残疾人扶贫的关键。”贾茹说。在双创园,28岁的残疾女孩董玉娜,还有另一个称呼董老师。在接受培训并掌握了网络直播的门道之后,董玉娜开始为园区内其他残疾人进行培训。“下一步计划是将直播培训老师进行输出,去培训外县的残疾人,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王大志说。

  在行唐县,推动残疾人扶贫事业更普惠、更具实效、更长久,是当地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今,一个带有试验性质的扶贫项目“我在村里有块地”已经启动。该项目通过让爱心人士认领建档立卡残疾人家里的一亩地,由残疾人自己耕种,爱心人士收购地里农产品,实现消费扶贫。

  “从认购之日起,二者就结成了对子,从播种到收获这么长时间里,不断交流、送关心、送温暖,全方位帮扶了残疾人。”盖军路说,该项目首轮已有300余名残疾人报名参与,100余名爱心人士完成认购。试验成功后,计划向外推广。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6日 12 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