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未死:巨头入局、即将爆发,谁是赢家

人工智能 2021-05-31 17:1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作者《财经》记者 刘以秦 谢丽容 梁辰 周源/文 谢丽容/编辑

北京往南2000公里的深圳,是中国硬件制造的中心,这里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华强北。林立高楼之中,一幅巨型广告引人注目,足足占据了四层楼的高度,让人还能嗅到一丝曾经的火热气息。

2013年,美国创业公司Oculus开始在美国众筹网站众筹头盔,2014年3月,Facebook就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第一次将概念带到了大众面前,自此,行业开始爆发。

(Virtual Reality)又称,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能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的概念1935年就被提出,但在Oculus之前,一直因设备笨重、价格昂贵而存活在实验室中。

2015年,中国行业呈井喷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成立的相关公司仅有30家,2014年上升至70家,2015年飞涨到175家。

有人称,2015年是中国元年。大量资金进入了,不少投资公司还成立了专项基金,公司的估值也水长船高。在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姜皓天见过的项目里,有不少创业公司东西还没做出来,就估值几个亿,“太夸张了。”他对《财经》记者说。

去年下半年,华强北的巨幅广告还在,市场突然进入冰冻季,今年到目前为止,新成立的公司仅有6家。华强北的店主撤换了一直摆在店铺最显眼位置的设备,铺满了整个货架的是看起来和电子产品丝毫没有关系,但时下在年轻人中红到发紫的指尖陀螺。

华兴资本旗下早期FA平台的项目总监胡梦若告诉《财经》杂志,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很久没有投资人看项目了。

短短两年间,过山车式变化出乎所有人意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因其革命性的沉浸式体验而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平台和终端入口,但产业演进有其内在规律,无法速成,产业的现状,无论是硬件迭代、内容建设还是生态都无法满足市场期待。

经历过多次科技浪潮的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段有桥对《财经》记者说,创投行业出过不少大起大落的热门技术,包括、、AI等,但行业的变化是他见过最剧烈的。

数据分析公司SuperData在2016年不得不四次调低对的预期。该公司曾在2016年1月份预测2016年市场总产值将达51亿美元,接着在3月份把预测值调低为36亿美元,然后又在4月份把预测值调低为29亿美元。在2016年12月22日发布的报告中,这个数字变成了27亿美元。

今年2月,市场研究分析机构SuperData联合Unity发布的一份关于2016年市场的报告指出,在2016年总产值仅为18亿美元。

在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从芯片、硬件、制造、内容及生态在过去三年陷入的“鸡生蛋、蛋生鸡”的窘境。

由于芯片和平台解决方案尚未成熟,硬件短期内无法提供舒适的沉浸式体验,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用户量的增长;而缺乏用户基础,又导致了内容制作团队对内容缺乏兴趣。更何况,内容开发成本高昂,以游戏为例,制作一款3A级别(美国最高游戏级别,包括使命召唤、马里奥系列游戏等)游戏,需要千万美元级别的资金投入和超过100人的制作团队。

很多人在入局后就放弃了。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姜皓天在考察内容团队时发现,大量的游戏制作团队都来自于手机游戏行业,“很多团队半年前还在做手机游戏,发现火了就转来做,然后看不行了就回去做手游了。”

另一些人只能在用户更集中、价格不敏感、对设备便携性要求不高的2B领域寻找出路。有人认为,的C端应用是在仰望星空,B端应用就是埋头耕耘,埋头耕耘的好处是可以短期养活团队,但 “耕耘久了,很容易忘记头顶上还有一片星空。”

会从此一蹶不振吗?答案是否定的。

《财经》记者历时三个月,遍访领域上下产业链各环节核心关键公司人士,他们在复盘此前三年发展路径,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发展前景时,得出一个一致结论依然是科技世界的下一个落脚点之一。从整个行业来看,未来3-5年会迎来行业爆发,除了网络的普及,根据摩尔定律,设备将进行2-3次迭代更新,将会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这个周期也能保证足够的内容产出,内容的春天也将来。

技术进步,尤其是芯片技术进步可以在三年内极大改善视域狭窄、眩晕等问题,并带动产品价格逐步走低,试水性产品逐步向更广阔的消费级产品演进,便携化的一体式头盔产品成为主流,也将让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高频度使用。

也就是说,在大起大落之间,终于要找到自己的节奏了。

,的主流形态将最终集中在不依赖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一体式头盔,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自己的“心脏”和“大脑”,也有不少大牛巨头认为,包括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和AR未来会融合发展,将来,也许就是一副眼镜大校

引用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科再奇(Brian Krzanich)的是正处在螺旋式上升的早期阶段,此阶段中,需求不断激发创新,创新反过来催生需求,如此循环上升,终将形成良性循坏。

不过,大公司已经陆续入场,意味着给予新秀成长为大型平台的机会窗口已经关闭,领域要诞生新的巨头已经几无可能。不过,随着泡沫褪去,整个生态理性复苏,投资的退出通道还是相对宽敞的,但如果寄望于投出一家类似滴滴、Uber这样的巨头公司,这在领域应该不会发生。

和他们业务相重合的创业公司或不上不下的中型公司只能有两个结局死去和被收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