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救人水下机器人出动 厦门举行今年规模最大的海上搜救综合演练
厦门港海上搜救综合演练:高科技救援设备亮相,展示多元化救援方式
昨日,厦门港五通码头附近海域热闹非凡,一场规模盛大的海上搜救综合演练在此展开。在阵阵汽笛声中,由厦门海事局、厦门港口管理局等14家单位组成的联合救援队伍集结完毕,包括16艘船艇和1架救助直升机。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海上、空中和航运企业三方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而且一些高科技救助设备也首次亮相。
演练现场,救援人员展示了多种“花式”救助技能。在人员落水科目中,救援人员运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使用拉网、救援机器人、遥控加热救生板和直升机吊装等方式,成功将落水者救起。这些多样化的救援方式旨在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其中,救援机器人能在船舶无法靠近的区域发挥巨大作用,一次性牵引多名落水者回船。而遥控加热救生板不仅能让落水者在水中快速移动,而且其自带的加热功能还能防止落水者失温。最令人瞩目的当属首次亮相的“河豚-ROV”水下机器人,它可替代潜水员快速潜入水下倒扣船体,利用摄像头精确搜寻被困人员,不仅提高了救援效率,也让搜救工作更加安全。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四名博士也参与了此次演练。他们利用计算机搜救漂流模型,模拟落水者的漂流方向,为搜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信息。在茫茫大海上寻找落水者,时间要素至关重要。
除了人员救助,此次演练还涉及海上起吊船的参与。这艘来自在建的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的起吊船,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倒扣或沉没的船舶吊起。演练中,这一救助方案也经过了实际验证。
此次演练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结合“安全生产月”主题开展的一次海上综合大练兵。通过这次演练,不仅展示了我市在海上搜救方面的实力,而且为我市港航经济发展筑牢了海上安全防线。
人工智能培训
- 海中救人水下机器人出动 厦门举行今年规模最大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升本 江苏有哪些专业学校可供
- 机器人工程相关专业信息
- 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增长约13倍 每万名工人3
- 日本将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到 2030 年高速
- 怎么形容机器人的腿短
- 2016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市场景气度仍
- 澳大利亚无人驾驶巴士开测一年了 都有哪些进展
- 漳州出台六条措施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
- 救援机器人人物介绍
- 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技术如何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 需求未达预期 福特承认其在欧洲的电动汽车目标
- 谷歌设立 500 万美元奖金 旨在寻找量子计算机的
- 人工智能也许是人扮的人工智能
- 比亚迪与 KG Mobility 计划在韩国建设电动汽车电池
- 工业机器人连杆的构造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