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百度已经在BAT三巨头中掉队的讨论不断出现,因为从市值看,腾讯和阿里巴巴几乎是交替上升,百度则相对落后。不仅如此,业界对于蚂蚁金服等独角兽公司的期待和评价已经隐隐超过百度。这的确不是一个好势头。
百度是时候拿出一些新的成绩或者布局来证明自己不仅没有落伍,还有后来者居上的潜力。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绝对的主角,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英伟达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三位高管的主题演讲无一例外与人工智能有关。
其中,李彦宏向外界全面展示了百度人工智能成果——“百度大脑”,具体而言,就是百度大脑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这四方面的能力。
应该说,百度大脑对于百度而言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而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等同样也是老生常谈。但在过去的任何时候,人工智能都没有像今年那么惹人关注。尤其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人工智能不再是学术或者偏门的学问,而是逐渐成为一种。
这是百度前所未有的机遇所在,也是挑战所在。
技术见长的百度做人工智能可谓顺理成章
一直以来,在中国互联网巨头中,百度都是以技术见长,技术也是百度的基因。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以技术见长的百度始终牢牢占据着搜索引擎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却在技术的运用上饱受争议。如今,百度是时候做一次彻底的转变了。
人工智能的兴起,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移动互联网大潮袭来时,巨头纷纷试图抢先拿到门票,但人工智能不同,百度在这方面可谓是有着天然的优势,信息收集和处理上一直是以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的看家本领。
语音也好、图像也罢,其实只是与文字相比是不同形态的存在罢了,归根结底,它们都属于信息、都属于数据。尽管不同的数据类型,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在经验的积累上百度无疑更为深厚。相比较而言,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领域难度更大些,其中不仅仅有人工智能,还牵扯到了机器学习。
从技术路径上看,面对人工智能的趋势和机遇,百度可以说是当仁不让。这就像是送到百度嘴边的一块肉,百度没有理由不吃,也不可能吃不到。
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仍存疑
如此完美的技术路径并非没有破绽,其中最大的破绽就在技术如何转化为商业价值上!这也是百度押注人工智能最大的挑战和风险所在。
对此,百度给出了几种可能性,就是通过百度大脑将与各行各业结合,衍生出不同领域的行业大脑,比如医疗大脑、交通大脑、金融大脑等等。在应用场景上无人驾驶领域,人工智能通过对路况的图像识别,可以提供给出解决方案的自动驾驶的服务;旅游领域,通过大数据、智能规划、通过线下的实体经济数据、LBS的采集,拟定好出行旅游更优化的方案。
可是,人们会为此买单吗?这就如同搜索引擎一样,人们通过这一工具可以获取信息,但从未为这一工具的使用付过任何费用。更何况,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和人来竞争,在很多领域,以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的智慧依然远超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寻求那些依靠人类智慧暂时无法达到或者较难达到的领域。
相比较搜索引擎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特征,人工智能更多面向的是企业消费者。这是一个2C到2B的转变,百度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同样要做出这样的改变。,虽然用户画像可以继续帮助企业实现推广,但在人工智能时代,百度不仅仅要思考如何通过营销、推广(广告)来实现商业变现。
百度显然对此也早有准备,本地生活服务、科技金融和无人驾驶汽车被百度看作是人工智能实现商业变现的三大领域,技术驱动商业变革,百度的人工智能能否推动其旗下这些板块脱颖而出,显然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与此,百度还希望通过百度深度学习平台和百度大脑开放平台,来进一步催化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结合的创新。
从商业逻辑上讲,百度的战略布局几乎无懈可击。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人工智能这项相对古老的技术能够在近两年内持续爆发,全力押注人工智能的百度无疑具有最大的机遇,届时,百度重现辉煌,几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