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高管解读Q4财报:投入大头仍在7nm制程 要

人工智能 2022-06-19 08:09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相关新闻英特尔新任CEO7纳米项目正在恢复 但仍可能扩大芯片制造外包

新浪科技讯 1月22日下午消息,据报道,英特尔公布了四季度财报,营收200亿美元,市场预期17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52美元,市场预期1.11美元;净利润59亿美元,市场预期42.39亿美元。

财报发布后,董事会主席奥马尔·伊什拉克(Omar Ishrak),即将上任的CEO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 ),即将去任的CEO司睿博(Bob San)和CFO乔治·戴维斯(Gee Davis)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Evercore分析师C.J.Muse第一个问题,关于7nm制程的生产,公司似乎采取的是双路径策略,有自产也有外包,这对于公司的资本支出有何影响?公司在同晶圆代工厂合作保证产能方面进行投资?是否会推高一季度的资本支出水平?

司睿博过去六个月我们在这方面做出了很艰苦的努力,如我们介绍的,英特尔在7nm制程技术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能够完成我们去年年中制定的计划之中的首要任务,也就是使用i7和下一代技术,按照可预期的节奏,于2023年推出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产品,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团队所取得的进展让我们信心倍增,公司将继续发挥整合元件制造商(IDM)的优势,为取得市场领先地位而投资。

我们认为公司几年前引入的分解式设计理念,不仅增强了内部运营灵活度,可以决定是否,以及何时采取什么样的技术,完成公司2023的远景规划,也可以增强外部合作的灵活度,好处有一,产品性能可预期性,二,经济性,三,保证我们得到供应链的产能和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从而保证满足对客户产品交付。保持IDM的优势能保证架构和设计的灵活性。

乔治·戴维斯关于支出,公司内部确实为7nm制程增加了投资,为下一代产品提供支持。我不会把这部分业务上的投资明确地同公司内外部投资的优劣势相联系,这个还要视帕特如何看待公司2023年远景规划而定,去年公司的支出增长更多还是由于在人工智能,至强处理器的规划等领域的投入增加有关,这些支出大部分都来自于公司的资产出售。

帕特•盖尔辛格对于公司在7nm制程方面的进展,以及电视团队在过去半年里的成绩,我感到高兴。如我此前所讲,大部分生产还是会聚焦于在公司内部,不过公司也会不断增加代工厂产能的使用,我会在下月中正式就职之后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然后为大家介绍更为详细的情况。总体而言,目前的情况非常理想。

瑞士信贷分析师John Pitzer公司四季度的毛利率出现了不小幅度的提升,那么一季度,加上退出NAND业务的助力,毛利率能否出现更大的提升?一季度随着10nm制程的增长,影响利润率变化的因素还有哪些?

乔治·戴维斯一季度的季节性比较反常,目前还处于消化期,而且这个消化期已经持续了三个季度,这对于产品组合有很大影响,对公司产品的平均售价也有影响。市场对客户端运算(CC)产品有很大的需求,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也对于四季度的超预期表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种趋势在一季度仍在持续,我们预计这个趋势在整个上半年都会继续存在,其中包括有很多小尺寸产品,这对于公司产品的平均售价也有影响。我们预计7nm级产品会对公司的利润率造成一定影响,公司的利润率也会从出售NAND业务中受益,,10nm级产品的成本也有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超出公司的预期,我们感觉很满意。根据一季度的情况,产品平均售价受到数据中心产品(DCG)和客户端运算产品(CCG)的双重影响,我们很难对全年的利润率情况做出预测,我们可能先要做出全年的增长展望,才能有更为准确的利润率预测。

至于影响利润率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包括10nm产品的产量增加会有影响,客户端产品也会造成影响,数据中心产品的价格仍然非常有竞争力。10nm产品的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今年这部分产品对于利润率的影响肯定没有全年那么大,DCG业务中傲腾处理器的推出也会对利润率有所影响。有利因素也很多,比如调制解调器产品产量的下降,出售Gateay产品线,出售NAND业务,10nm利润率改善等等,这些情况我们会在为去年表现提供展望的时候详细介绍。

司睿博我觉得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也可以做出一些判断,此前我们为2020年设定的毛利率目标是59%,最终我们实现了57.5%的毛利率,造成下降1.5个百分点的原因有几个,一是营收超预期40亿美元,销量超出预期,而具体到产品销量,10nm产品的销量高于预期,对于收入而言是正面的,对于毛利率有负面影响;二是PC需求完全超出预期,因为消费和教育方面的需求很大,这两部分业务的利润率较低,也是我们去年没有办法完全满足的市场需求。如乔治所言,全年来看,NAND业务的出售,10nm产品成本的下降和14nm产品将为更多产品所使用,这些将推高利润率。,乔治也提到了两个问题,一是PC产品的需求仍将非常旺盛,而且主要是以低端的教育产品为主,二是7nm制程的调整也会令利润率承压。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e Moore公司七月份宣布的2023年上半年推出第一款7nm设备的目标有没有改变?

司睿博这个没有变化,我们预计市场会推出7nm制程的客户端产品,然后是服务器产品,公司仍在努力达成这个目标,维持市场的领先地位。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即使公司能在2023年推出第一款7nm产品,还是落后于竞争对手台积电3nm制程节点,而且该公司3nm产品明年就会有升级,公司在追赶和超越代工厂有什么样的策略?

司睿博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所说的市场领先产品有几个层次制程技术很重要,封装技术越来越重要,多层架构,从CPU到XPU的过渡,也就是包括图像,人工智能,存储,安全,软件等功能的多功能处理器。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六大支柱,制程技术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技术,这是我们过去几年秉承的策略。另一个方面,我们也会继续在制程技术上的投资,在7nm制程上取得了一些进步,过去几个月也是对于开发下一代制程技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间,公司应用自身的六大支柱技术来争取市场领先,公司也在比7nm制程更为先进的技术方面进行投资。

帕特•盖尔辛格我补充一下,如我此前所有,我们的大部分投入还会在7nm制程上,我们也会增加代工厂产能的使用,最终达到推出市场领先产品的目的。我也会将自己在封装,软件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打造市场领先的系列产品。,就在公司追赶和超越对手的过程中,我们高兴地看到公司在长期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我们的目标不止是追赶,还要在制程技术方面恢复领先地位,这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事业。,借助IDM模式,我们相信能够通过利用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内部和外部能力,来供应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并且我们相信在这些能力之间取得了很好地平衡,从而在市场上提供无可争议的领先产品,满足客户的长期需求。

BMO利时证券分析师Ambrish Srivastava帕特相比你在VMare的优秀表现,是什么吸引你就职英特尔?尤其是目前英特尔处在相对困难时期,我们也可以说司睿博接过的摊子就不是那么太好,可否请帕特谈一谈,目前的机遇和挑战都有哪些?

帕特•盖尔辛格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做一个总括性的评价,英特尔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在公司有30年不平凡的工作经历。安迪·葛洛夫,高登·摩尔,罗伯特·诺伊斯(英特尔的几位创始人),我在他们的手下学习,成长。对我来说,能够回到这个公司工作真的是一种荣誉,这是我所梦想的工作。,英特尔代表美国科技,它的健康发展对于美国的技术产业都很重要,我希望帮助公司,让英特尔和美国重新取得技术行业的领先地位。我很兴奋看到董事会一致同意我出任这个职位,我在VMare的工作也非常顺利,不过有回来为英特尔效力,成为这家伟大公司一员的机会,我也不希望错过。英特尔之前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我也是亲身经历,有时候领先,有时候落后于其他公司,2005年到2009年期间,那时我还在英特尔,公司甚至一度在市场上消失,在多核产品方面也处于落后状态,后来成功翻盘,打消了很多人关于英特尔还能不能重新夺回市场领先地位的疑问。伟大的公司能够应对巨大的挑战,并且东山再起,成为更加伟大的公司,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机会,我相信英特尔未来的前景会非常好,我期待重新成为公司的一员。

伯恩斯坦研究分析师Stacy Rasgon我想谈一个显而易见但大家却似乎对此讳莫如深的问题,帕特我理解你因为时间较短的关系,对7nm制程可能只是初步有所了解,我的理解是一开始公司在过去一年都告诉大家7nm项目一切进展顺利,突然间说进展不顺利,也可能有大的战略调整,帕特你在一番简单的调查之后,可不可以谈一下公司如何说服投资者恢复信心?该技术目前的进展如何?7nm会不会也跟之前10nm和14nm一样出现各种问题?

帕特•盖尔辛格我认为司睿博和整个团队在过去半年里都在这个项目上勤勉工作,我来的时间很短,不过从我的调查来看,根据公司提供的,细致分析的数据,公司有理由有充分的信心,我看了这些数据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充满信心的结论。我们需要暂停一下,给我和团队一点时间来理解之前制定的远景发展规划,详细研究此前做出的结论。如我此前所说的,我需要更多时间来分析目前的情况。,团队的领导层也做出了调整,我们让安·凯莱赫接管了项目,产品研发部门也有人员调整,也会有人才引进,对于远景发展规划我们的信心依旧。最近我们也有旧将回归,比如格兰·亨顿,未来还会有其他高层加入,团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有新团队,远景规划和几个星期的分析,我们相信可以有非常确定的决定出炉,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正确,坚实,且英特尔往日一直拥有的发展基础。

        持续更新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