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亏损72亿、计划23亿造芯,依图科技加速逃
AI独角兽开启上市潮,素有“AI四小龙”之称的依图科技也在近日提交了科创板招股书,若进展顺利,其有望成为四小龙中最先上市的企业。
依图科技成立于2012年,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博士朱珑从美国回国与阿里云原技术总监林晨曦共同创建,随后便赶上AI 第三波浪潮,受到云峰基金、红杉资本等机构青睐。凭借着同在计算机视觉(CV)方向的探索,依图与旷视、商汤、云从被并称为“AI 四小龙”。
但随着资本趋于理性,AI同质化、落地慢、盈利难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外界质疑声不绝于耳。旷视科技去年率先披露招股书,打响上市第一枪,AI企业的生存现状也得以窥见,和旷视类似,依图也面临着高增长、高亏损、高投入的局面。
招股书还暴露出,依图科技正在逃离“AI四小龙”阵营。无论是在技术布局还是业务格局上,依图都已不再是一家纯粹的以计算机视觉为技术基础的算法公司,而是正在向由算法到算力、由软件到软硬一体化转变,其还计划以上市募资中的23亿元砸向芯片领域。
三年半亏损72亿 争抢四小龙第一股
依图科技的主要业务分为智能公共服务和智能商业两大类,其中智能公共服务业务覆盖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场景,智能商业业务覆盖园区管理、网点服务、安全生产、交通出行和互联网服务等场景,目前已为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政府及企业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这带来了营收规模的高速增长。2017年至2019年,依图营收分别约为0.69亿元、3.04亿元、7.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2%。但和多数AI公司一样,依图也处于亏损当中,前述同期净亏损分别约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呈现加剧趋势。
今年上半年,依图科技营收3.81亿元,净亏损近13亿元。也就是说,依图最近三年半累计亏损高达72.68亿元。相较之下,旷视科技此前招股书披露的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累计亏损 96.53亿,主要是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持续的研发投资,依图亦是如此。
据招股书,目前依图科技近45.46%的股份属于普通股,其余为融资过程中形成的优先股,在会计处理上通常按照公允价值计算损益。从依图来看,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分别约为9.83亿元、5.45亿元、26.19亿元、9.36亿元,即三年半内累计损失50.83亿元,占总亏损约70%。
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是依图亏损的主因,但这部分并不能反映公司真实业务能力。不过,即使扣除包括此因素等在内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影响后,依图依然处于亏损加剧状态,前述期内分别亏损约2亿元、6.51亿元、10亿元及4.49亿元,合计亏损22.98亿元。
依图科技持续亏损的一大主因还在于大肆烧钱,典型的就是研发投入。从2017年到2019年,依图的研发费用从1.01亿元增长至6.57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46%、96%、92%,呈现下降趋势。但今年上半年又有所反弹,期内研发费用约为3.81亿元,基本与营收相当。在团队规模上,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依图科技研发人员837人,占员工总数近56%。
,随着商业化推进,依图科技在销售方面上也耗资不少。去年依图销售费用达到4.18亿元,相较2017年增加6.6倍,占营收比接近60%,而此前一度达到93%。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近1.59亿元,占营收比下降至42%左右,但相较于寒武纪、虹软科技、旷视科技等可比同行仍处于高位。
不过,这些持续的高额投入却没能换来及时的真金白银。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依图科技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约为0.3亿元、2.53亿元、5.67亿元和6.95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44%、83%、80%、182%,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则在下降。
这无疑加剧了依图科技本就捉襟见肘的现金流。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图经营活动现金流合计净流出26亿元,而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近43亿元。这意味着,依图科技近年来的发展基本依靠外部融资支持,自身无法自我“造血”。
持续亏损、高昂的投入、承压的现金流,AI企业面临的普遍现状在依图科技身上显现。资本不愿继续接盘,上市就成了求生的选择,而一场资本退出盛宴也由此启幕。
成立于2012年的依图科技先后获得八轮融资,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Yitu Holdings目前持有依图38.20%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创始人朱珑和林晨曦通过Yitu Holdings共同控制依图,上市后合计身价有望超过百亿。马云旗下云峰基金持股10.81%,系最大外部机构股东;红杉资本合计持股7.38%,真格基金持股4.25%,高瓴资本、高榕资本、上海科创投等也是股东。
不过,根据《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依图科技在“AI四小龙”中估值最低,仅为140亿元,不足旷视科技(300亿元)一半,而商汤科技已达500亿元,云从科技也达到 200亿元。
目前,“AI四小龙”均传出上市消息或正在准备上市。旷视科技曾最先发起冲刺号角,但最终赴港上市计划被中断,何时上市目前仍无确切消息传出,而商汤科技不久前则被爆出要在三年内上市,云从科技也刚刚完成辅导备案。
依图科技后来居上,而其一旦上市成功,将率先接受二级市场考验,届时四小龙估值排序或会生变。这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依图科技自身所讲的“故事”能否被投资者所理解和接受,它已经不再是市场映象中的那只独角兽了。
由软变硬 欲23亿重金押注芯片
“AI四小龙”都是以计算机视觉(CV)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算法公司,也有CV四小龙的说法。据IDC数据,它们占据了国内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份额的60%。但依图科技已不再是一家纯粹的以计算机视觉为技术基础的算法公司,它正在加快摆脱“AI四小龙”的标签。
在招股书中,依图科技自称是一家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致力于全面解决机器看、听、理解和规划的根本问题,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研发及销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普及提供高性能、高密度和通用的算力,满足云端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和物联网不断增长的智能计算需求。
具体来看,在技术层,依图科技早已出圈,横向打通了计算机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AI三大能力,将算法和芯片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从算法到算力、从软件到软硬一体化的转变,这也被依图视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依图科技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芯片,去年5月正式发布与Thinkforce(熠知电子)联合研发的第一代求索芯片,并基于此推出包括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等硬件产品,开启了作为一家算力公司的征程,而此前依图科技主要销售软件产品。
随后,依图科技出资1.3亿元从熠知电子手中买下第一代求索芯片100%的知识产权及相关收益权,并在今年4月宣布人工智能芯片全面转为自主研发。不过,依图科技尚未对求索芯片进行单独销售,而是通过基于求索芯片的智能服务器及智能边缘计算设备对外销售。,依图的硬件还包括摄像头、智能识别终端和智能语音硬件。
软件往往被默认为AI企业主要的产品形式,而依图的由软变硬也带来了业务结构的重构。从2017年到今年上半年,公司软件业务营收占比从56%持续下降至不到15%,而硬件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24%,软硬件组合占比更是大幅提升50个百分点至近61%,2018年就取代软件成为公司第一大业绩来源。
不过,软件业务盈利能力依然最为强悍。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依图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39%、 54.55%、63.89%及70.99%,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关键因素在于项目交付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推动硬件以及软硬件组合业务毛利率快速增长,期内分别提升了42个、58个百分点。但软件业务毛利率仍稳居首位,今年上半年达到近87%,远高于硬件和软硬件组合业务。
从算法到做芯片,从销售软件到提供软硬一体化的整套算力方案,依图科技已经和当年的“AI 四小龙”走向了不同方向。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此前在演讲中提到,随着摩尔定律濒临终结,依靠传统方式来提升芯片效能的方法已经收效甚微,而高成本、高能耗、低利用率的特点满足不了当下复杂的人工智能使用场景需求,而算法定义芯片的情况愈发凸显,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算法+芯片的优势。
但实际上,造芯是不少AI企业的选择,商汤、旷视、云从均通过自研或与外部合作研发芯片,云知声、云天励飞、思必驰等也将AI芯片视为提升未来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在现有算力难以满足AI需求的情况下,将算法融入芯片,可以延伸服务能力,提高软硬件协同效率,更好满足客户需求,这是AI算法公司做芯片的共同动机,本质还是为了拓展商业模式。但造芯难是行业共识——周期长、门槛高、机会少、竞争大,只有少数企业会站稳脚跟。
依图科技计划继续重金投入。在此次75亿元的募资额中有超过30%的资金,即超过23亿元将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IP及高性能SoC芯片项目。对于目前仅有不到16亿元现金余额的依图来说,上市无疑将为其继续构建算法+芯片的布局提供弹药。
不过,依图科技在多个技术和行业领域的布局也使得其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依图科技将自己的同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Google、华为等国内外领先等覆盖多个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并实现产业化的公司;第二类是英伟达、寒武纪等专业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第三类是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为智能公共服务及智能商业业务领域提供人工智能行业解决方案的公司。
可以看出,依图已经不再把计算机视觉公司当作唯一的竞争对手,而是更多指向行业头部公司。但无论是在资金实力和研发投入,还是业务规模和市场知名度上,依图都与这些国内外巨头存在明显差距。比如,在AI芯片在制程和算力等方面,依图和英伟达、华为等仍存在不小差距。
凭借算法+芯片的“故事”,依图科技的估值或许得以维持,而这两块都属于核心的硬科技领域,符合强调科技属性的科创板的口味。但显然,仅仅有“故事”还不够,依图还需在技术夯实和商业落地上做出更多努力。
人工智能培训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
- 到2020年,智能手机将拥有十项AI功能,有些可能
- 寻找AI机器人的增长“跳板”:老龄化为支点的产
- 力升高科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参加某支队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