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称,目前法庭尚不允许进行脑部扫描。他们提醒外界,被告的精神状态不应归纳到大脑数据的分类。
尽管如此,这标志着新兴的“神经法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神经法律”将神经科学和法律法规及标准联系在一起。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神经科学专家挑选了40名志愿者,共同进行了一次模拟毒品走私活动的测试。他们要求每位测试者携带一个行李箱跨过国界,而在测试者的行李箱内,可能装有毒品。
研究团队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对测试人员的大脑进行扫描,然后运用人工智能来解读这些扫描结果,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科学家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准确判断出,研究对象是否知道箱子内有毒品,或者他们是否趁机肆意妄为。
该研究机构的负责人里德·蒙塔古称“在所有要素和情况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精神状况的人们可能犯下完全相同的罪行,差别是,有的人可能获刑14年,有的人则可获得缓刑。在知情而为和鲁莽行事之间处于哪一边,决定着你是否会失去自由。原则上,我们发现,当某种行为发生时,人们的大脑状态是可以被捕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