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定制”冬奥会
冬奥会赛程过半。
以阿里、百度、联想、金山等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黑科技,已悉数亮相。
这些大厂,究竟如何助力奥运健儿夺冠?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运动员王牌之师如何炼成?
两天前,《杨扬探冬奥》节目上线,杨扬了中国短道速滑队这支“王牌之师”是怎样炼成的。
节目一开始,杨扬现身说法讲述了国家队的训练过程。她表示,当时运动员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当时为了上好的冰面,王濛要到后半夜2点和早晨6点去上冰。很多队员的成长也历经磨炼,像武大靖每天早晨坚持训练,连妈妈都很佩服自律。
“除了运动员自身的刻苦训练,外部训练水平和保障的不断提高,也帮助他们更科学地提升成绩。”
杨扬谈到,“跟我们那时候比,现在运动员训练时,会有很多科技感很强的设备为他们提供支撑。比如一些无感穿戴设备,可以对运动员进行高频采样,国家队可以随时随地存储、调取、共享各项队内数据,达到智慧管理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目的。”
(视频中展示的训练示意图)
栏目中插播了短道速滑国家队的智慧训练解决方案视频。画面中,运动员身着无感穿戴设备,智慧管理竞技状态。他们手持平板电脑实时掌握训练体征数据,用使用图形工作站分析超高速超高清的运动视频。
据悉,上述智能训练解决方案来自于联想。还有联想自主研发的单导联三导联心电仪,通过无感穿戴设备,接受高频采样,再通过医疗级体征数据平台,最终实现智慧管理竞技状态。
裁判如何才能让打分更公平?
在几天前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一跳以向左偏轴转体1620的动作完美逆转,获得个人首金。,高空滑雪作为一项“空中飞人”运动,在观众的观赛体验上却面临一系列困惑滑雪运动的评判标准究竟是怎样的?裁判如何看清冠亚军的差别?
事实上,即使通过慢动作回放,观众也很难看清、看懂运动员们在每秒高达16米的高速运动状态下,完成的一系列复杂空中动作。对于运动员、裁判等来说,仅凭肉眼,也很难对动作、姿势、速度、稳定性进行精准判断。而且,这样的“尴尬”不仅限于滑雪运动,“逾九成冬奥项目都是超高速运动,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通过将竞技体育的专业知识、比赛场地、打分规则和看点、难点、要点等加以标记,再配合计算机动作捕捉技术,这不仅能够有效地辅助教练进行打分评判,还能实现以更加形象化、通俗化方式,将不同选手的实际比赛情况呈现给观众。
这套基于“3D+AI”的技术来自于百度。据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介绍,通过系统可以将单人比赛项目变成“多人比赛”,实现了冠、亚军比赛画面的三维恢复和虚拟叠加,方便观众通过一个赛道看到不同选手的实时动作。
(“同场竞技”实现画面三维恢复及虚拟叠加)
与此,通过把时序的连续动作“定格”到3D空间,还可以实现动员动作的拆解和360度多角度观看。如果在结合技术手段对运动员动作进行量化分析,将滑行速度、腾空高度、落地远度、旋转角度等一系列运动数据与原始画面叠加起来,还可以解决高速度、高难度动作还原的难题,进而辅助彩排评分。
(“时空定格”将连续动作定格到3D空间)
观赛4K、8K走进千家万户?
在千行百业上云用数赋智的当下,奥运会上云,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此次冬奥会上,阿里云成为云计算基础设施合作服务商。
据本届奥运会云服务商阿里云内部技术人员对新浪科技透露,从几年前就先后建立了冬奥主数据中心,并将诸如赛事日程、运动员报名、注册、奥运信息发布,运动员交通、食宿以及运动会管理等业务系统,100%迁移到了云上,显著提升了本届冬奥会运营管理的效率。
“以核心的赛事成绩系统为例,现代奥运会仪器计时始于1932年,计时精度也从最初的1/10秒发展到1/1000秒乃至更高,如今,云服务让人们可以在系统中看到实时成绩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并从中体现竞技水平发展轨迹。”
,基于云服务商的计算、存储、传输能力,冬奥会应用系统实现了统一门户、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为信息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打好了基础。在此之上,以云上4K/8K超高清视频直播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探索,则成为本届奥运会的一大亮点。
(4K超高清直播大屏)
据本次北京冬奥会提供转播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对新浪科技介绍,本次冬奥会采用的转播云平台OBS Cloud,是基于2021年东京奥运会使用转播平台进行升级实现的,而且实现了全程4K/8K赛事云上转播。
后方防疫安全如何保证?
作为一场全球性的盛会,安全健康始终是奥运各参与方关注的重中之重。为了将新冠疫情的风险降到最低,本届冬奥会运用了一系列科技手段,实现了整个赛事的闭环管理。而其中机器人和 AI 技术为代表的智慧防疫装备,也开始上岗上线了。
在五棵松体育馆以及首都体育馆,在场馆快速通行通道口,基于旷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区间智能防疫系统,实现了快速的无感测温与健康核验功能,将防疫信息检测速度从分钟级提升到秒级。该设备技术提供商工作人员对新浪科技透露,在该系统辅助下,只需要少数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大量的人员体温排查,在大幅度提升检测效率的,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样在五棵松场馆内,雾化消毒机器人通过使用激光雷达扫描前方路况,视觉传感器在比较复杂的环境里可以识别路况,避开障碍物,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喷洒药剂,一次可消杀超1000平方米,单次续航可以长达4-5小时。
(雾化消毒机器人)
据此次冬奥相关服务机器人提供商向新浪科技透露,“目前整个冬奥会面对全球招标了11款机器人,涉及泡茶、接待、翻译、递送等领域。”
实际上,从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到旷视等AI独角兽企业;从云计算基础设施,到AI、VR、4k/8K超高清直播以及机器人炒菜、防疫等上层运用;在运动员训练、评委打分、日常就餐以及防疫等不同场景,黑科技越来越多,已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事实。
在2008年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北京奥运会,14年后,李聪以金山办公北京冬奥技术服务小组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深度参与了2022北京冬奥会相关单位部门WPS办公技术保障服务。李聪说,“相比于2008年冬奥会,越来越多科技元素和国产品牌,成为了本届冬奥会上的核心元素。”
奥运热情点燃了这个冬天里的一把火。
赛场上运动员们刷新纪录,而场馆内外也见证着科技应用的不断突破。正如奥运选手们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人们将智能技术应用推向新高度的追求,也正在加速推动着这些被运用于冬奥场景下的黑科技,普及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工智能培训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
- 到2020年,智能手机将拥有十项AI功能,有些可能
- 寻找AI机器人的增长“跳板”:老龄化为支点的产
- 力升高科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参加某支队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