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高手”狙击年轻人

人工智能 2022-06-17 21:19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燃次元(IDchaintruth)| 来源

冯晓亭 | 作者

不提供二次转载

“想了解大学生如何经济独立,欢迎私我。”

“从理财小白到年化25%+,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问我。”

“理财经验免费分享,资料整理在网盘,有需要私。”

“你还拿着一份死工资嘛……快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吧。”……

热衷于理财的年轻人,经常会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看见类似的内容,但他们不会想到,这些看上去专业的内容,或许只是出自于并不会“理财”的“演员”。

励志的故事、诱惑满满的鸡汤、衣光靓丽的形象、高大上的专业知识……一套组合拳下来,互联网“理财高手”塑造完成。从股票、基金、期货到区块链、数字货币,他们都能谈上几句。

一心想搞钱的年轻投资者,成了这些“理财高手”狙击的目标,他们想要的只是年轻人的钱。

01

炮制出来的“理财高手”

自己都怕被洗脑

“说实话我自己在剪辑的时候,都有被洗脑的风险。”

过去两年一直从事财商课教育信息流广告相关工作的小明,即便现在已经离职,但回想自己过去的工作,依旧微感不安,“广告里那些打扮得光鲜亮丽活脱一个‘理财高手’形象的人,其实都是我们一手打造的,形象是扮演出来的,嘴里无论说的专业术语还是鸡汤话,都是我们给准备好的,视频纯属演绎情节。”

“做得最多就是理财类视频,其中我做得最高曝光的一条视频,在平台播放量高达1.3亿。”

短视频平台上“理财”的搜索结果    来源/抖音 燃财经截图

小明告诉燃财经,市面上常见的财商教育机构他基本都服务过,如微淼教育(前“微淼商学院”)、启牛学堂、长投学院、小帮规划、米堆学堂等等品牌。

“我们负责视频产出,工作就是脚本、拍摄和剪辑,有的文案客户会提供,有的就是我们自己写。内容无非就是一些扎心的话以渲染焦虑。”小明告诉燃财经,其实市面上无论是理财课程还是教育培训类课程,背后逻辑都一样,就是按照模板将文案串联起来,呈现结果大同小异。

脚本话术模板    来源/小明供图

其中,小明还特地提到财商教育机构也有要求高的“大户”,“微淼就是我们的大客户,平均一个视频单价2000元,启牛学堂则是100-2500元都有,要求不一样钱也不一样。”

“微淼给的钱多,要求也高。像其他对于演员、场景,甚至内容都没太多要求的机构,找一些素材进行拼接,按100元进行交付都行。但微淼不一样,微淼对演员要求比较高,我们都是找的一天五六千元的气质演员,场景也得挑选一些高端场景。”小明笑道。

去年,因财商教育乱象丛生,整个财商教育行业引得监管重拳整顿。2021年8月,网信办在专项整治活动打击的八类财经类违规问题中,第七类明确指出要打击炒作社会恶性事件、负面极端事件,煽动悲情、焦虑、恐慌等情绪,借以推销所谓“财商课”、各类保险产品等。

监管之下,这些财商教育机构有过短暂的收敛,但如同打不死的小强,无法得到根治。“投放频率确实有些收敛,但该投还是投,大平台可能限制更多些,但像WIFI万能钥匙、番茄小说这些APP还是能看得到这些信息流广告。”小明告诉燃财经,他们在监管后依旧能接到这类财商教育机构的单,他并没觉得影响很大。

实际上,除了信息流广告里的“理财高手”是假的,就连给报名理财课的学员上课的“理财培训师”也极大可能“名不副实”。

“我可能和群里的学员一个水平甚至都不如,名义上说是‘老师’,其实就是‘销售’。现在不用隔三差五就被学员或者学员亲属找上门来,指责虚假营销和诱导消费要求退钱,我觉得自己年轻了十岁。”一位已于去年离职的某财商教育机构员工告诉燃财经,据她所知,随着曝光次数越来越多后,公司业务大不如前,公司也在大裁员,诱导消费的现象依旧存在。

02

互联网“野生投资人”的诱惑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些“炮制”出来的“理财高手”的目标对象是年轻人。

95后的钱乐便丝毫没有意识到手机屏幕里一脸严肃讲着股票知识的中年男子只是一名“演员”,在听男子一通“专业的”输出后,钱乐点击视频下方链接报名领取了某机构的理财课。

点击视频下方链接并报名领取视频人中所说的“理财秘籍”这件事,同样发生在00后阿嘎身上。不同的是,阿嘎知道视频里对话的两人是演员,对两人的对话毫无抵抗力。“自从在xx学堂报名学习理财后,我明白钱不是靠攒出来的,而是凭自己努力挣出来的”、“掌握富人思维,轻松拥有‘睡后收入’”……

诸如此类的广告话术一次次击中阿嘎的心,抱着免费试一试心态的阿嘎,在当时肯定想不到“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在0元报名参加理财课后,阿嘎经不住理财师一次又一次的软磨硬泡以及“金钱焦虑”PUA,脑子一热花了近3000元报名了一门进阶课。

课程订单    来源/阿嘎供图

在听了一节进阶课后,阿嘎意识到自己像“中蛊毒”一般上当受骗了。包装出来的“理财高手”更像是忽悠人买课的销售,从看到引发焦虑的信息流广告到后来的花钱报班,更像是花钱买了毫无实质内容的基础讲解录播课程,而这些课程所讲的内容在B站上随处能找到资源。

“找客服退钱就一直是机器回复,后来上网一搜才发现像我这样上当的人不少,但人家大多只是被那些带有诱惑力的信息流广告骗了报名参加,到给钱报名进阶课时人就醒悟了,不像我头撞南墙,现在钱也拿不回来。”即便时隔已有1个月时间,但回想起这段经历的阿嘎依旧怨声载道。

对于自己被诱导消费这件事,阿嘎直言,都怪自己对理财太上心了,“都想着能多开源。”

实际上,像阿嘎这样对理财上心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年轻人理财的现象在近两年亦是愈发凸显,特别是在2020年A股财富效应的吸引下,大批年轻人携“全副身家”跑步进场。

投资门槛低的基金成了年轻人理财投资的首选。互联网数据挖掘平台MobTech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基民规模突破8000万,新增基民突破2000万,移动互联网基民数量正稳步上升。数据还显示,新增基民年轻化趋势明显,16-34岁群体占比达60%,“90后”成为这批基民的主要群体。

基民年轻化趋势的,A股新开户年轻化趋势同样越发明显。腾讯证券2021年年初公布的《中国股民行为报告》显示,当前A股自然人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1.75亿人,90后、00后成为开户主力军,24-30岁占比近30%。

投资者年轻化趋势的背后,是理财小白们有别于上一代投资者集中于线下学习交流的“互联网理财模式”。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们,除了更倾向选择线上理财平台外,就连学习交流都在社交平台上获取。

“据我的观察,中老年投资者除了衷于线下交易外,还喜欢和圈子人线下面对面交流、互相借鉴行业知识、学习公司新闻和分析大盘走势,而年轻的投资者则更喜欢通过互联网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理财。”从事基金销售工作的张京告诉燃财经,随着互联网平台进行投资产品交易变得便捷,年轻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也会有着相应变化。

“互联网理财模式”的直接显示,就是小红书、B站、雪球等社交平台,成了年轻人们寻求“知己”乃至“大佬”的好去处。毕竟,相比于自己抵抗枯燥乏味学习理财知识,听从一名“专业人士”的分析并选择跟随,是最为简单而高效的途径。

这种现象对于年轻的理财小白来说尤为突出。

“多亏华哥,不然我准割肉卖了,而现在基金连赚2天了。”还在给毕业论文降重的糖糖如往常一般打开支付宝查看前一日的基金收益情况,看着显示为正的昨日收益值,糖糖欢喜之余连忙在一个名为“共同富裕”的理财分享群里分享了这个喜悦,外带一个总值200元的随机红包。

200元对于糖糖这位00后大四学生来说,足够其一星期在校的伙食费。但她并不在乎,这不过也是她一天基金的收益,如果不是华哥的建议,她早就割肉离场,而现在距离持有收益转正只有3000元的差额了。“反正听华哥的,什么时机卖合适我就什么时候卖。”糖糖还强调一遍,“我们都听华哥的。”

糖糖嘴里的“我们”指的是和她同在群里的四十余名群友,群友来自天南海北,但年龄跨度并不大,群友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这位“华哥”,因为群友基本都是通过各类论坛、社区平台与华哥加的好友。在这群群友中,华哥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因为华哥是一位“理财高手”,是能带他们通往财富大道的领路人。

对于没有任何理财经验的小白糖糖来说,能得到像华哥这样的“前辈”指导实属幸运。待燃财经进一步向糖糖询问为何要进行基金投资时,糖糖只回了一句业内耳熟能详的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但在“‘华哥’的真实身份是谁”这个问题上,糖糖有些迟疑。对于这位只在网上聊过天的“理财高手”,糖糖不知道对方过去有无相关从业经验、有无相关从业资质,但依旧高度信任。糖糖将自己大学几年兼职以及平时节约生活费,一笔共3万元的“全副身家”全都信赖于华哥的“建议”。即便华哥推荐的都是热门行业里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明星基金”。

在业内人士张京看来,这类明星基金在大盘调整时会损失惨重。张京甚至怀疑在这类社交平台教人理财的“高手”们实则外强中干,“并不能确保这些人有无相关从业资质,关键还在于,正经的投资人会出于何种原因成为‘野生投资人’?如果是一名有着专业资产管理经验的投资人,又怎会花大把时间在网上教散户投资,这我觉得一点也说不通。”

张京是否能想通这个问题不是关键,关键点在于爱理财的年轻人们就爱吃这一套。社交媒体听“理财高手”分析讲解、私下加好友进群无时无刻不等着“理财高手”传授些“内幕消息”,甚至还有的年轻人陷入0元理财课的消费陷阱中,为之付出成千上万的大笔钱却收获寥寥。

03

游走监管边缘的“理财高手”

对粉丝自称“问心无愧”

随着A股接连大跌后,B站、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讨论投资收益的浪潮少了,遍地可见基民、股民在哀嚎。过往一些随便投资都能收益颇丰的社交平台野生“理财高手”,开始噤声。

追随者们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评论和弹幕不见一概行情好时的“永远跟着你”“一起赚钱”云云和谐声音,取而代之的是骂声一片。

“我承认我不是最顶尖的操盘手,但我有我的专业判断,对于投资我也有多年的经验,说我割韭菜我是不认同的,我觉得这都是为知识买单。”多年来一直靠交易为生的代操盘手成慎认为自己给人荐股乃至代持交易,均是在出卖自己的脑力劳动。

“也有过券商找我来商谈分销合作,大体就是让我给我的粉丝推荐他们新上市的基金产品,推荐粉丝成功购买后给我分成。这来钱更快,但我不会这么做,这有悖于我自己的职业素养。”

成慎坚定认为自己没有在欺骗粉丝,也没有干任何对不起别人的事,一切纯看个人意愿。“投资本来就有赚有赔,事先一五一十将把风险说清楚了,如何选择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我要做的就是用我专业的知识创造更多财富。”

有意思的是,“理财高手”与粉丝之间竟然也存在“信任基础”,特别对于只有微小投资理财经验的小白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说财商教育机构是靠一些金钱焦虑话术诱导理财小白上钩,那么与理财小白建立了直接社交联系的“理财高手”,则靠的是理财小白们觉得“专业”的知识。

网上相关的投诉很多,但机构往往会及时出面对投诉进行处理。在黑猫投诉平台,便有多名消费者在平台上对上述两家机构进行“虚假销售”“诱导消费”相关投诉。但在黑猫投诉平台近期发布的2021年度红黑榜榜单中,就能看到微淼教育和启牛学堂两家机构上了“成人培训领域”红榜,黑猫投诉给出的理由是“及时回复、解决消费者诉求”。

投诉机构的消费者,陈述的事由如出一辙,先是被信息流广告所吸引,尔后以0元甚至低价报名学习,再进一步花数千元买下机构的理财课程。

在被问到“华哥会不会是骗子”的问题时,糖糖的嗓门高了八度,“这绝对不可能!”糖糖给出的理由是,这个人分享的投资知识确实有用,而且也从不向群友要钱。“我知道一些杀猪盘的操作,他给的分享都是当日行情讲解,有空就帮群友解解惑。从不推荐我们用一些三方平台下单,我相信他,况且买什么基金的决定权还是在我,他从来都是建议。”

糖糖话虽如此,进一步问到“华哥的建议对你的投资影响有多少”时,她的回答是“全部”。而据糖糖介绍,最近华哥还在直播互动中给大家分享黄金和NFT相关投资知识。“这些都超出我认知范围了,但如果华哥可以组织一次手把手教学,那我也会加以考虑。”

“错过了比特币,现在NFT肯定不能错过。”糖糖一脸严肃说道,但末了还补充一句,“其实我也不太懂,钱在我手上,如果有人带就最好不过了。”

事实上,无论是自称“问心无愧”的成慎,抑或是糖糖深信不疑的华哥,甚至是理财课上给学员荐股的“理财培训师”,都可能游走在监管边缘,甚至涉嫌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在接受外界采访时,曾明确表示,“按照《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从事证券咨询业务,必须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质,未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便开展收费荐股方面的业务,即涉嫌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而据证监会北京监管局介绍,根据日常的监管实践,目前非法荐股者骗取投资者信任的常用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通过主动添加投资者微信、QQ,或者电话联系投资者并以炫耀业绩的方式取得投资者信任。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营销人员将投资者拉入QQ群或微信群,然后在群里吹嘘股票投资业绩。群里存在大量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托儿”,他们与营销人员联手欺骗投资人,目的是让受害人相信,只要花钱成为会员或购买VIP,保证能靠推荐的股票赚钱。

另一种方式系通过自媒体塑造形象,吸引投资者加入会员,购买服务。部分个人或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业务人员通过微博、博客等互联网方式,塑造财经大V、知名专家的形象。先通过免费推荐股票的方式吸引投资者加入其会员或粉丝群,然后一步步诱导投资者付费购买荐股服务。

可想而知,所谓“理财高手”,或已涉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如老生常谈那句“投资需谨慎”,希望年轻的投资者都能深谙此意。

文中糖糖、钱乐、阿嘎、小明、张京、成慎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