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预期难以实现的时候,“未来五到十年”是个能有效避免尴尬的说辞,这个不长不短的时间段适合预测任何行业的未来,尤其是人工智能C端市场。
作为2017年流感级行业现象,几乎所有的科技峰会都绕不开人工智能这个词,前有意见领袖开坛布道,后有大小企业入局翻搅,人工智能面大根深,泡沫可以纵横交错,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就这样在中国搞起,有点儿宗教般的狂热意味。
风向变了,C端变冷,B端发热
上半年的热潮之下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反差,这主要来源于创业者,有人感觉资本冰点,融资比往年要难,有人感觉资本升温,身边全是热钱,人工智能行业出现了一种两极分化现象。
资本寒冬还没有过去吗?2015年~2016年,移动互联网下半场,一度火爆的o2o行业出现了断崖式的资本冷却,直到共享经济和新零售掀起新的投资热点,与此并行,人工智能也是新兴热点之一,整个行业在寒冬中其实并没有感受到多么的寒冷。据IT桔子人工智能创投数据库统计,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在2015年有265起,融资总额有255亿元,2016年有279起,融资总额338亿元,整体增长的趋势很稳健。
2017年截止到目前,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已有116起,融资金额已高达231亿元,并且呈现出一个新的投资特点是C端变冷,B端发热,技术+行业吸引重金投资。其中,消费级终端只有22起,行业解决方案61起,算法层近40起,其他做基础层的企业也有少数获投,从人工智能产业链维度看投资风向,资本的押注重心正在从消费级终端向行业解决方案和算法层倾斜,而无论资本重心倾向哪一边,低调的基础层友商们占据底层优势,可以旁观冷暖,闷声发财。
2017年上半年,资本重金砸向的企业都有着很明显的特质,要么高技术门槛探索行业前沿技术,要么技术解决方案能提高生产力带动产业发展,要么做好基础层服务。举几个近期投资案例来看,比如语音技术方案提供商出门问问D轮融资1.81亿美元,企业级基础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获得10.8亿元D轮融资,主打深度学习和视觉技术的商汤科技B轮融到了4.1亿美元,物流仓储极智嘉(Geek+)B轮融资获得6000万美元,人工智能客服智齿科技获5000万元B轮融资等等。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行业目前是算法和技术红利期,资本不冷,且手笔很大,前提是项目能够把人工智能技术跟某个产业、行业相结合产生联动效应,能够大幅提高社会效率和科技生产力是为最佳选择。对待层出不穷的人工智能项目,资本已经走过了围绕AI产品+商业模式的早期布局思路,进而看到了AI产品背后的AI技术+产业&行业才是真正的商业价值所在,单纯的把人工智能技术商品化变现已难得资本垂青。
C端面临资本和市场双重挑战
此一时彼一时,如果说真的有资本寒冬,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7上半年,对于一些三四年前就开始布局且产品恰好与人工智能贴近的toC企业来说,感觉肯定像是坐过山车。人工智能概念刚兴起时,貌似是巨大的机会和助力,近半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件事,对于C端产品来说,想借上人工智能这阵风真的有点难,比较典型的行业就是主打家庭服务类的人工智能产品,如果还没有充分验证落地场景或者刚性需求,恐怕多数企业会面临资本信心不足甚至是生存问题。
从产品和技术的角度来看,市面上的C端产品大致有两种研发路线,一种是团队的核心技术能力与AI技术关联性较弱,靠集成第三方的AI技术做产品,比如集成语音技术、视觉技术、深度学习算法等,基于这些做整体优化体验。第二种是兼顾产品和AI技术研发,比如说团队的核心能力就是语音技术、视觉技术、深度学习,或者是定位导航、自动化控制等等,围绕自主AI技术能力做产品,有相对较高的技术门槛与壁垒。
2014年~2015年,能把人工智能技术快速集成出产品并开始探索商业化的先行者们,是受资本青睐的,彼时,产品新颖独特,市面竞品尚少,消费市场待教育,人工智能C端产品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摸索用户需求和落地场景,很大精力消耗在市场教育和开拓层面。但2016年是个拐点,AI各方面的技术进步和解决方案的模块化让整个行业泛滥成灾,技术集成的难度进一步下降,开发周期大幅缩短,原本需要一年时间搞研发搞测试,现在或许几个月就能实现量产,这让C端AI产品不仅杂多而且同质化严重,靠集成做产品的先行公司唯一的优势在于先期探索到的市场经验和渠道布局,这样的优势能持续转化出多少商业价值和利润,能否形成竞争壁垒,是资本对项目的重要考量维度。由于面临技术门槛被打破和竞品增多的双重压力,所谓的市场先行优势会变得很不乐观,随着人工智能C端市场在饱和竞争中变成红海,本来初期市场的红利就不大,入局成百上千家企业瓜分利润空间后这条路线已然越拼越窄,想要成为控制中心和入口级产品,需先在市场厮杀中活下来再说。
那拥有AI核心技术的C端产品是不是会好过一点呢,在消费者层面,无论是集成第三方还是自主研发,只要体验足够好,消费者并不关心背后的技术是谁的,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于市场培育和商业化落地的难题,但如果有自主的AI核心技术,对于资本来讲或许是一个持续扶持的理由,毕竟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靠技术立足的时代,技术在,梦就在。
日前,研究型投资机构凯泰资本在对外发布的《人工智能5大投资逻辑》中指出由于B端对于效率成本追求的需求旺盛,并且需求单一,相对容易实现,纵观所有的技术革命,发展都是从B端开始的。可以判断人工智能技术也将优先在B端落地,原因主要包括1.B端对于生产力效率的提升需求最为强烈,新技术可显著提高效率;C端对技术不敏感,更重视体验和产品,目前独立的技术很难生产用户体验很好的产品和应用(如)。2.B端场景和需求比较明确,如安防、政务、工业、商业等,而人工智能和C端需求结合场景下的产品模糊。
人工智能资本风向从C到B的转变会让C端市场暂时进入一段冷静期,优胜劣汰可以吹散一些跟风泡沫,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其实是件好事。这样的拐点也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第二发展阶段,AI技术正在大范围过渡到实体世界,加速社会各行各业AI化,当技术全面成熟进入到人工智能第三发展阶段,彼时,AI技术全面延伸到个人场景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基础设施,那或许才是属于C端的真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