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有自身的规律,而顺应规律的助推,对於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近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这一规划的出台,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争夺科创前沿高地吹响了冲锋号。
长期以来,人们熟悉了人工智能在影视作品中的科幻场景,也更加重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自动驾驶的研发,从“深蓝”的问世到“AlphaGo”的惊艳……现实中,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拓展自己的影响力边界。有研究机构宣称,人工智能正在促进社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
当产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羽翼,我们将见证颠覆性的变化。人脸识别、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等新领域新行业的涌现,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新蓝海﹔智能制造、智能商务、智能农业等多点开花,让传统产业得以涅盘重生。正因如此,此次规划对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预测很有信心,预计三年内将超过1500亿元,到2030年超过1万亿元。这样的数字,源自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战略预判,也体现出对产业变革的未雨绸缪。
事实是信心最有力的支撑。有外媒指出,数据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原料,据测算,全世界训练有素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有超过2/5位於中国,近14亿人口产生的数据首屈一指。可以说,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居於全球第一梯队,有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车。,发展短板也不容忽视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高端芯片等有求於人,人才储备和人才质量尚存差距,科研机构和产业生态也并未成熟。要想抵达“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必须正视这些不足。
观察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图景,不少国家都在摩拳擦掌。美国成立研究部门,专门制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战略﹔日本出台推进战略,为人工智能谋划蓝图﹔新加坡推出国家计划,普及人工智能应用……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迫在眉睫。,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就此而言,还需认真遵循规划要求,在就业挑战、社会伦理等方面有意识、有预案地防范未知风险,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趋势,实现发展与规制相协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出台不易,落细落小落实尤难。比如,前瞻性举措并不等於计划性指令,怎样抓牢重大的科研政策方向,创造更多技术成果和产业应用?比如,激起研发浪潮并不会自动形成“市场海啸”,如何做好配套支持体系,避免资本泡沫?多措并举、趋利避害,推动形成错落有致、各显其能、回报合理的科研与产业布局,才能共同做大人工智能的市场蛋糕,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激发正能量。
历史上,当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与火车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如今,人类早已跨越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山峦,正行进於智能化的快车道。为人工智能发展铺就一条坚实的轨道,我们一定能拥抱属於自己的时代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