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医院有哪些应用场景?这家医院现身说法
作者玉玲
在《中国数字医学》杂志刊登的《PACS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集成应用》一文中,联合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赵一鸣和左秀然在文末写道
“目前人工智能仍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尽管如此,医学从来都是技术驱动的领域,未来技术的发展定会沿着人工智能辅助小部分取代大部分取代‘颠覆’或者‘解放’医师的路线前行。”文字间对AI落地医疗的信心显而易见。
在医院具体有哪些AI应用场景呢?自2017年起,武汉市中心医院就开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日常医疗场景的集成、融合。
医生查房移动查房系统
2017年6月,移动查房系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上线。
这款查房系统被称为“装在医生手机上的电子病历本”。一方面,医生可以通过手机浏览病历、医嘱、检验检查结果。另一方面,查房系统支持。在查房床边,医生即可将医嘱语音转化为文字,并与电子病历系统实现集成。据统计,2018年2月,全院利用移动端录入电子病历600余份,占全院电子病历总数近10%,医生平均每天可节省1小时左右文字信息录入时间。
门诊服务全流程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
对于患者服务,武汉市中心医院利用“互联网+”,以患者就医流程为主线,建立起一套诊前智能分诊、诊中病史采集、诊后随访管理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并在2018年12月,引进了全流程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
刷脸就医对于来到医院的患者,医院通过的方式进行身份校验,完成刷脸建档,并与电子健康卡匹配绑定。挂号完毕,患者来到医生诊间,系统即可自动比对挂号人身份与当前看诊人的人脸信息,防止身份冒用。
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改变了传统自助服务终端“菜单式”引导人的模式,患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机器人交互,由机器人根据症状智能分诊到相应科室。
影像辅助诊断冠脉造影CTA 影像智能辅助诊断
前边提到,医学影像的增长需求与医生数量的增长趋势出现脱节。面对医疗资源不足现状,武汉市中心医院率先将AI应用于医疗中。2018年10月,华中地区首款冠脉CTA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冠脉CTA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被喻为冠脉诊断报告的“拍立得”,可以帮助影像科医生将冠脉CTA三维重建、判读、评估、审核报告系列流程的处理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左右缩短到5分钟左右。
据公开资料,该冠脉CTA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包含多项创新技术和功能。包括、深度学习、冠脉血管自动识别与命名、冠脉图像重建与后处理、冠脉管腔狭窄判断、钙化积分计算和自动生成后处理图像与排版打印等。
目前,系统已完成及标记期,正式投入临床辅助诊断业务中,目前已完成2700余例冠脉影像处理。
手术室及病房各类机器人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人工智能不仅用于患者服务和影像诊断,同样致力于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这需要依赖于机器人的投入与使用。目前,武汉市中心医院已经落地使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控机器人、核医学科病房服务机器人和手术室智能消毒机器人。
以手术室高值耗材管控机器人为例,过去手术室高值耗材是由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人工配送,工作量大,误差率高。现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建立了手术室高值耗材智能配送系统。不仅对所有手术室高值耗材进行一对一编码,建立了一物一码二级库管理软件。还根据实际耗材配送需要安排高值耗材智能配送机器人,并搭建机器人后台平台,最终实现无人化、无纸化管理。
目前,手术室高值耗材智能配送系统累计运行1179次,纯机器人配送平均每天30趟;机器人运送里程102,805.67米,约102.8公里。代替巡回护士205,611步;减少护士离台时间长达7,056分钟,约117.6小时。
现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还在不断拓展AI医疗的想象空间。
注该案例为2019年全国医院擂台赛获奖案例,文中相关数据为当时统计。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信邦删除!
人工智能培训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
- 到2020年,智能手机将拥有十项AI功能,有些可能
- 寻找AI机器人的增长“跳板”:老龄化为支点的产
- 力升高科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参加某支队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