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究竟在取代工人还是创造就业?行业联盟
工业机器人,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早已成为工业领域的热议话题。它到底是取代了人工,还是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这场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近期,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一项研究似乎给出了答案,然而国际机器人联盟却对此持有不同看法。
全球范围内,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正在持续增加。从2013至2018年的短短五年里,全球在役机器人数量增长了约65%,达到了惊人的240万台。尤其在汽车行业,这一趋势更为明显。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对就业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汽车行业的就业岗位数量也因此而增加。
与此关于机器人对就业影响的讨论仍在继续。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Daron Acemoglu和波士顿大学助理教授Pascual Restrepo的研究认为,机器人对蓝领工人的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国际机器人联盟却持相反观点。联盟主席Milton Guerry表示,自动化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和竞争优势并没有取代工作岗位,反而会使任务自动化、扩大就业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随着全球各地公司重新评估其供应链业务模式,机器人的应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速。疫情之后的工业生产复兴将在某些地区引领,并重新带回失去的就业机会。尽管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目前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但国际机器人联盟预测,危机过后,该行业将迎来迅猛的发展。
该联盟还重申了机器人应用对生产率和就业影响的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机器人的应用提高了生产力和竞争力,有效应用机器人的公司生产率是不使用科技公司的10倍。有效应用科学技术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部门的激励政策应鼓励企业对培训进行投资,并为教育培训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劳动力获得疫情后的经济所需的软技能和技术知识。
未来,机器人和人类将共同工作,机器人虽然会代替某些劳动活动,但不会取代所有的就业。事实上,只有不到10%的工作可以完全自动化。自动化为我们提供了更专注于高技能、高质量、高报酬任务的机会。这种人机协作的趋势,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在这场关于机器人与就业的争议中,我们不难发现,科技进步总是伴随着挑战与机遇。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