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战背后的转型路径
在佛山,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犹如一颗新星,在短短几年间便熠熠生辉。据预测,今年的产业产值将突破惊人的1200亿元。这一发展势头之迅猛,如同身临其境的“机器人大战”,让人热血沸腾。
在这片热土上,佛山机器人研发企业已超过百家,应用企业则高达350家左右。其中,大部分的机器人被集成应用于陶瓷、家电、机械装备及金属材料加工等行业,替代搬运、焊接、码垛、打磨、喷涂等工种,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为了推动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佛山市不遗余力。他们推出了扶持方案,从2018年至2020年,市级财政每年设立1.3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对于突破重大技术瓶颈的骨干企业,更是能获取高达800万元的补助。而在2019年6月,这一扶持力度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那么,佛山是如何实现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的呢?通过深入走访当地企业,我们发现主要有三大路径:
首先是“联姻”。以佛山本土的世界500强企业美的集团为例,他们与日本的安川电机以及德国的库卡等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强强联手,共同研发、生产机器人。特别是库卡在佛山的智能制造科技园,规划年产量高达7.5万台。这种资源(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如何达到“1+1>2”的效果,是美的和库卡面临的挑战,也是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
其次是主导引入。例如华数机器人,是由佛山市、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成立的。这种主导的模式不仅成功引入了华数机器人,还联合成立了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华数机器人在落户佛山的第一年就实现了200%的增长,第二年更是翻番。这一模式的成功复制,为佛山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最后是“港澳研发-佛山生产”的模式。越来越多的香港研发团队看中了佛山的成本优势和强大配套能力,选择在这里进行生产制造。必飞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这种模式将成为佛山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生力军。
佛山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未来可期。在这座城市里,我们感受到了“机器人大战”的浓浓硝烟,也看到了佛山机器人产业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