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将用机器人写稿 可在几秒内写出300字快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京时间今天上午,美国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从本月开始,他们将引入一种先进的新闻书写软件,以替代人力,自动化处理大量的财报报道。这一变革,无疑将给美联社乃至整个新闻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一直以来,美联社和其他大型网络媒体都需要面对“罐头稿件”的困境。尤其是在每个季度的业绩期,他们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去撰写财报报道。这些报道的内容虽然标准化,但数量庞大,记者们常常为此疲于奔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联社决定采用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来应对。
实际上,美联社已经在使用Automated Insights提供的自动化技术进行体育赛事的数据分析。而现在,他们将进一步拓展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首次尝试通过该技术自动生成财报新闻稿件。每当公司公布财报,Automated Insights会自动抓取数据,依据美联社预设的新闻写作结构,在短短几秒内生成一篇150至300字的新闻快讯。这一变革将显著提升商业新闻的生产效率。过去人工写作每季度只能完成约300篇文章,而机器人则在相同时间内能够产出4篇符合新闻规范的商业报道。
报道生成后,经过人工审核将发布在美联社的新闻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调试和质量控制,未来有望实现全程自动发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企业如苹果、谷歌等的财报新闻,美联社仍将派遣资深记者亲自撰写。
美联社执行主编费雷拉表示,这一变革并不意味着裁减人手。财经记者出身的中国之声观察员张春蔚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机器人写作并非意味着人类的危机,而是工具和人的协同工作。很多财经圈的数据和财务分析是常规化的,使用工具可以做得更好。重要的是如何将工具与人类思考相结合,让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数据,而不是担忧它掠夺了我们的工作。
张春蔚还提到,真正的门槛在于如何超越机器,而不是担心机器取代我们的工作。机器可以完成设计,为我们服务,但我们应该专注于机器无法替代的领域。有评论指出,人类的思维短时间内还无法被机器人完全模仿,分析和观点性的报道需要人类的独特能力。自动化技术只是将繁琐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而人类则专注于更高级的任务。
美联社的这次尝试是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它展示了人与机器协同工作的可能性。我们不应排斥工具,而应相信工具可以按照人的设计完成其工作。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使用工具来提高效率,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担心工具会取代我们的价值。
日本美女机器人
- 美联社将用机器人写稿 可在几秒内写出300字快讯
- 海克斯康集团宣布收购indurad 加速矿山自动化转型
- 全球首家机器人法律研究院在中国创立
- 小萌智能教育机器人:一款面向未来教育的产品
- 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天问一号软着陆还要闯
- 新型AI系统 能教会机器人自动走路
- 先进装备制造重在人与机器双升级
- 全球最大资管豪赌:五年后30%收入将来自机器人
- 头顶上的机器人来了!创业者的智慧:研发智能
- 哥伦比亚创企用机器人送外卖,饿了么则用上了
- 无人配送车要解决的5个问题
- 马斯克 特斯拉今年有望与一家主要汽车制造商达
- 开发区瞅准时机,抢抓机遇,积极招引机器人企
- 中国制造业成本攀升渐成常态 亟待打造新竞争优
- 乐高机器人编程的好处和特点
- 2025年机器人行业又会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