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是否会重蹈汽车业覆辙
转引一组信息,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是目前与未来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市常2008到2013年,中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率达36%,2013年销售量攀升至36560台,同比增长60%,成为世界第一机器人大国,也是全球机器人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常即使如此,机器人保有量仍然有很大上升空间,中国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机器人保有量为23~25台,低于全球平均值的58台。
2014年被业内称为“机器人元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购或者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而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甚至超过了4000家。
国内机器人产业承袭了诸多劣质基因,必须进行改良。政府干预过多,补贴不合理,企业一哄而上,无法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如同当初的汽车产业园,有条件没条件都要上,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各地比较优势无法凸显。
目前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有券商统计显示,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超过30个。投资额度上,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机器人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这并不奇怪,但以非产业主导的研究、以评职称为主忽视市场的做法亟须纠正。
行业内部人士并不讳言核心技术的缺乏,RV减速机、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与驱动、控制器等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仍跟国外品牌有相当差距,国内多数机器人企业聚集在机器人本体等领域争夺菲薄的利润,挣扎在盈亏线上。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863”攻关似乎没有根本突破,拿到资金发表论文就束之高阁。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杰高认为,研发成果“下不去实验台,迈不进市场”现象普遍,一些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成果均出自高校和研究所,科研机构往往关注成果鉴定和评奖,发表一篇论文,老师评职称、学生得学位,唯一想不到的就是如何面向应用,项目成为学术工具。
机器人产业专利多,有业内人士直言,国内专利多,国际专利少,转化价值不大,这些专利还是拿来报喜用的,是拿来争取项目、评职称用的,不是市场化用的。2014年国际机器人协会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缺少技术创新,包括创新思想和创造性成就;没有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关键部件品质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到10年。一些地方政府、企业的大规模机器人替代计划迟迟难以出台,就是因为缺少可以市场化的产品。
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应该有明确的举措。东莞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庄德津及其团队研发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绝对值编码器,这是跟伺服电机紧密相关的一个基础核心零部件,打破了国外行业巨头的垄断,产品获得了包括来自德国等行业权威的认可,且销售价格仅为国外行业巨头的几十分之一。问题是企业不愿意用,企业的担心不无道理,没有长期稳定测试,谁敢冒这个风险?此时,政府对于国产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消费激励机制特别重要。
让真正钻研技术,有市场前景的科研团队获得市场奖励,在引进技术方面学习高铁经验。只有真正引入核心技术才开放市场,在机器人标准化方面有根本进展,免得千机千面——上述举措不一定能让中国机器人行业一举跃上世界顶峰,但不这么做,国产机器人产业将勉为其难。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