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机器人技术 2024-12-21 19:08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当前国内最炙手可热的产业之一。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无一不对此表现出高度重视。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近日在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上忙碌地参与各项活动,陪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开展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深入调查发现,在机器人概念火热的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机器人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国在高端产业领域仍存在低端化现象。核心零部件的瓶颈以及机器人企业规模偏小、数量众多、行业分散的状况成为当前发展的三大“痛点”。

在沈阳这个仲夏时节,当多个城市经历着高温酷热时,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研究院院长徐方却对记者表示,国内机器人企业大多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整机研发能力不足。他进一步指出,从机器到真正的智能机器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一代机器人关键技术包括视觉感知、认知、轻量化的本体以及新兴材料的应用等,而人机交互方面也需要更多自然的交互手段。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对此也表达了担忧。他认为,中国不仅面临将自动化机器升级为机器人的巨大挑战,而且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他举例说,手术机器人领域,全球微创医疗手术机器人基本被美国达芬奇机器人垄断,而国内手术机器人仍处在研发阶段。

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与国外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是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应用于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这种情况令人痛心,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本该用于高端装备的技术却被用于唱歌跳舞的玩具机器人。

我国已经在努力追赶。今年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将率先突破十大标志性产品,包括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新松机器人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也初见端倪,虽然目前主要集中于医疗康复和残疾人辅助方面的机器人,但未来有望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国在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挑战。我们需要继续投入更多的研究和努力,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并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痛点二: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受阻

除了高端产品缺乏,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是核心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被誉为机器人的“心脏”,占据机器人成本的70%,其中,减速机和伺服电机尤其关键,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精度和性能。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依然面临严重依赖进口的困境。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精密减速器主要依赖日本进口,而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的进口比例更是超过80%,主要来源于日本、欧美等地。尽管国内也有生产这些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但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和质量还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抗衡。

以伺服电机为例,虽然国内能够生产,但机器人所需的伺服电机需要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国内产品只能满足部分需求。减速器方面,机器人关节减速器要求具有特定的技术特点,如传动链短、体积小、功率大等,现在使用的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虽然国内有生产,但规模很小,技术水平和质量也无法与国际巨头相比。

这种情况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采购核心零部件的价格远高于国际巨头。据行业人士透露,一台精密减速器的采购价就被四大国际巨头炒到了离谱的高价。这不仅影响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具备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尚未取得有效进展,高端产品的缺乏和核心零部件的受制于人,使得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在沈阳举行的机器人TOP10峰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表达了对此的担忧。

痛点三:机器人产业投资过热,存在产能过剩隐忧

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但这并没有阻止地方和企业对机器人行业的热情。

过去两年,机器人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出台的政策也呈现出对机器人产业的强烈扶持态势。在这种“大干快上”的背后,一些业内人士对机器人产业的投资过热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种热潮可能会导致投资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目前,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已经超过了800家,但真正能够自主生产零部件或机器人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企业存在空牌子、代理别人产品的情况。这不仅使得企业缺乏竞争力,还可能导致低端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在这场机器人产业的“竞赛”中,地方的补贴政策为企业入局提供了动力。一些企业却依赖补贴生存,无心在技术上钻研,甚至利用机器人概念套取地方补贴。这种情况使得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企业需要冷静思考,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对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地的机器人产业深入调研时,罗军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在高端领域,国内企业难以立足,而在低端领域,竞争已经趋向白热化,许多企业甚至面临着微利或无利可图的困境。罗军指出,企业之所以仍在积极争取订单,一方面是因为能获取的补贴支持,另一方面则是看中了企业后期在维护市场中的潜在收益。

在地方和企业对机器人产业展现出的热情之中,一位部委高层人士的警告引起了广泛关注:“企业需警惕被地方‘忽悠’,同时也不应‘忽悠’地方。”这一提醒无疑为热闹的机器人产业注入了一剂清醒剂。

让我们进一步关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区域分布情况。

在中西部,机器人产业主要聚集在重庆两江机器人产业园、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等地。这里汇聚了诸如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科技资源的相对不足成为这一区域的特点。

来到珠三角,广州机器人产业园是产业的重心。这里的市场应用空间广阔,控制系统具有优势,其中固高科技(深圳)、深圳新松、广州数控等企业表现突出。

环渤海地区也不甘示弱,哈尔滨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沈阳新城机器人产业基地等是其代表。这里的科研实力强大,产品以AGV、焊接机器人等为主,如沈阳新松、哈工大集团等企业颇具实力。

至于长三角,机器人产业聚集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昆山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地。这里外资、合资企业众多,系统集成商发达,市场优势明显。

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尽管有800多家企业,超过40个机器人园区,但其中近一半是空牌子,仅有100家左右的企业能自主生产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如何名副其实地发展,成为众多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面对现状,如何破解难题?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是国内企业的软肋。在精密减速器方面,2015年有75%依赖日本进口;伺服电机和驱动更是超过80%依赖国外技术。国内企业在技术突破上仍需努力,道路依然曲折。

上一篇: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