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及方向

机器人技术 2021-05-31 12:20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的浪潮袭来的情况下,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规模毫无疑问的会大规模扩大。与此,我国的机器人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来袭,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在面对机遇的,民族机器人企业如何打开国内外机器人市场成为我国本土机器人企业亟需面对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目前,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这和中国的分类是一致的。

目前,由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其工业制造业也在自动化的浪潮下迎来自动化转型期,,工业机器人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工业机器人市场问题

我国是制造大国,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没有竞争力。“刘易斯拐点”理论已经越来越明显,工业机器人取代劳动力的趋势已经成为必然,这也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形成的基本动力。

工业机器人应用问题

目前,除减速机外,国内基本上可以生产机器人整机以及零部件产品。但由于国外品牌与质量,依旧高于国内市场,导致民族机器人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使得用户对于民族机器人产品的认知度不是很高。

工业机器人成本问题

随着国外机器人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民族机器人集成成本与国外销售价格相差无几,我国机器人企业也正处于临界点。其中,搬用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在200kg/20万左右,点焊机器人在165kg/万左右。我国工业机器人还没有形成产业化,政府补贴的力度也需要加强。

工业机器人产品研发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企业并不多,大多还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机器人技术进行生产与制造,更多的机器人企业处于代理层面。而民族机器人研发企业的投入费用大、政府扶植力度不够,导致工业机器人还没形成产业化发展。工业机器人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要本着下游考核上游、市场考核产品、整机考核部件、试验考核技术方面发展。

以上是我国机器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环境下,我国政府在2012年颁布的《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对“工业机器人”有专门的阐述攻克工业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共性技术,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实现工业机器人及其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将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以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大产业长期发展工程为平台和载体,系统推进智能技术、智能装备和数字制造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跨越。具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2~2020年,基本普及数控化,在若干领域实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化,为我国制造模式转变奠定基础;第二步,2021~2030年,全面实现数字化,在主要领域全面推行智能制造模式,基本形成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毫无疑问,国家对智能制造以及工业机器人产业予以了大力的支持,但行业中比较普遍的反映集中在具体产业政策的出台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介绍说,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部门的粗略统计分析2010年我国进口机器人2.34万台/5.28亿美元,进口数量比上年增长130%,进口金额比上年增长69%;贸易逆差4.7亿美元。2011年进口机器人3.8万台/8.66亿美元,进口数量又比上年增长62%,进口金额比上年又增长了64%;贸易逆差上升到7.35亿美元。由此可见,工业机器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机械工业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在这一大背景下,机器人的需求前景无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呼吁国家出台有关工业机器人的规划。

资料显示,现在世界机器人的年产值约为300亿~500亿美元,虽然中国的增长率去年高达50%,但中国机器人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并不高。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的机器人生产、消费大国的预测,已经是不存争议,但如果产业化没有找到有效路径,这个预言实现的那一天将会离我们更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