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治病靠谱吗?网红机器人一年手术87万,全
男子所佩戴的,是国内外许多企业正在研发的机械外骨骼。待技术成熟后,它有望帮助偏瘫、瘫痪患者或是老年人重新“独立”行走,进行康复训练。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的80多家参展企业中,有三家企业带来了已在临床试验的机械外骨骼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支撑患者行走,机械外骨骼还会记录患者的运动数据,包括步频、步幅、关节的屈曲和伸展程度等。人工会辅助主治医生分析这些数据,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方案。
在正式上市前,这些机械外骨骼产品还须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二类医疗器械认证。但企业的参展人员均对前景表示乐观。有人估计,明年就可以上市销售。不同企业给出的售价,则在人民币10万到100万元不等。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的机械外骨骼产品。AI前哨站 摄。
主打康复用途的机械外骨骼,只是医疗机器人众多的发展方向之一。事实上,一些产品已经在医疗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在峰会上被频频提及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的优势是微创、精确。机械臂带着内窥镜和手术钳进入患者身体,医生通过控制台远程观察和操控。机械臂高精度地同步医生的手部动作,而医生在控制台一端也会获得相应的触感反溃
在峰会第二天的医疗康复机器人分论坛上,一位来自北京301医院的骨科医生,用“神奇”形容初次使用达芬奇的感受。接受手术的是位女患者,因为骨盆骨折导致神经被压迫,已经疼得两年睡不着觉。传统的骨盆复位和神经松解手术难以实施,医生在愁思许久后,经同事推荐使用了达芬奇。手术效果很理想。
2000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如今则成为医疗界当之无愧的网红。一组可参考的数据是,2017年底,全球装机量为4409台,完成各类手术87.7万例,年度纯利润6.6亿美元。
“手术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并且解决了一些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峰会嘉宾、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说。在他看来,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更精准的手术操作等方面,手术机器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研发机构常常用缝合葡萄皮来展示手术机器人的灵巧。
还有一些研究机构,以护理机器人为方向,探索医疗资源不足的解决方案。“中国的医护比例严重失衡。千人护士量仅为发达国家的50%,甚至少于巴西等国家。”中科院的一位研究者说。
,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伤害风险也不容小觑从手指皲裂、脱发到先兆流产,甚至是死亡。这位研究者认为,护理机器人的使用,有益于护理的精准化和这一职业的安全化。
2016年,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护理机器人被列入重大标志性率先突破产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中,有10家单位、4家企业参与的智能护理机器人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保姆型和转移搬运型这两类典型的护理机器人。
也就是说,未来,机器人不仅能协助医院内的医护人员,还有望走入普通人的家庭,成为重病患者或老人的贴身看护。面临严峻的人老老龄化形势,有分析认为,在虐待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护理机器人或许能让老人更舒适、更有尊严。
日本企业推出的护理机器人,有着小熊般的外观。
医疗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无疑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不过,鉴于应用场景的复杂性且“人命关天”,许多科学家认为,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尤其需要谨慎。
“做手术需不需要完全自动化?医疗机器人会不会取代外科医生?实际上不光是技术的考量,还有伦理、法律、安全等方面的全局性考量。对正在研究或是布局医疗机器人的机构来说,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杨广中说。
杨广中在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主论坛发表演讲。
采写南都记者冯群星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