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龄化 机器人照顾老人可行吗?
中国正在老化并加速深度老化。2018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就属于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订版》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65岁或以上人口史已经无前例地超过了5岁以下人口数量。到2050年,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5岁(16%)以上,这一数字在2019年为11人(9%)。,预计80岁或以上人口将增长两倍,从2019年的1.43亿增至2050年的4.26亿。
也就是说,全球深度衰老的拐点是在2050年。一个国家或全世界都“衰老”了,社会该如何运行?最基本的问题是,社会财富是否足以养老,以及谁来帮助和照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经济上似乎用不着过多的忧虑,借助科技的长足发展,全球经济多年来的增长为负担养老提供了基矗
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在过去300多年里,人类创造的财富总和,超过农耕时代的总量。现在,人类还在依靠科技的创新能力继续享受着工业革命的技术红利,这是从工业革命的几个过程所维持的。
不过,在推动社会前进和人们获得创造性红利的因素中,技术只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人口和资本。劳动力规模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现代人的生育意愿低迷之时,是无法强制人们生育的,并且会让社会的衰老加速加深。
而且,社会深度衰老的结果之一是,有更多的老人失能和半失能,需要更多的人手来照护,仅仅依靠家庭是难以解决问题的。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近2.5亿,其中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他们面临的照护难题,是社会的痛点。最大的痛点是,缺少人手。
即便大力培训照护人员,提高照护人员的待遇,由于观念的束缚,多数人也不愿意做这样一份工作。在传统观念中,这是伺候人,而且,照护老人的繁琐、技术、精力、体力和耐心,也并非一般人所能担当。
一个权宜之计便是,依赖人类的另一种创新,。早在2012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讲述轻微失智老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故事的科幻影片《机器人和弗兰克》就赢得了艾尔弗雷德斯隆特别奖。这也提示,未来照顾老年人可能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对于机器人照护老人,有争议,最重要的是,它们是否安全,是否在功能上能全面替代甚至超越子女和护工。这些问题,都是机器人护理员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技术的改进,安全性和照护技术的可替代性都可以逐步得以解决。,最重要的是,照护机器人是否可以在情感上替代人类,尤其是子女。
表面上看,照护机器人是冷冰冰的,无法与人的护理员有情感交流,更无法产生与子女相似的情感依托和温暖。,这或许正是机器人照护员的优势。在面临失智,老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表现出种种老态和不堪之时,如口角流涎,咽不下饭食,排不出粪便,行动迟缓,情绪不稳,大哭大闹,并且可能随时提出许多荒诞要求之时,即便是子女,也可能会崩溃。
,机器人不会计较人的不良情绪,也不会嫌弃老人的种种异常的生理状况,它们会一如既往任劳任怨地照护老人,不生气,也不会有情绪反应,更不会讨厌这份工作。这或许就是解决照护人口众多的中国未来无数老年人的重要方式。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