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何时能用?九章称至少五到十年,国
在全球科技舞台上,量子计算已经崭露头角,而其中谷歌以其卓越的成就成为了行业领军者。目前,谷歌已经实现了量子纠缠领域的一项壮举:实现了高达53个量子比特和99.45%的保真度。这一成就无疑标志着量子计算领域的一大飞跃。国内的一些公司在宣传自家量子纠缠技术时,却往往聚焦于实现了多少量子比特的纠缠,而对保真度这一关键指标避而不谈,这无疑对公众产生了误导。
这种局面是由中科大的朱晓波教授在最近的一次科技峰会上揭露的。朱教授对全球量子计算的研究进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明确指出,量子计算的两大核心指标不仅仅是实现了多少量子比特的纠缠,更重要的是这些比特的保真度。后者决定了是否能实现“量子纠错”,这是量子计算不可或缺的一步。只有保真度超过99.4%,这些量子比特才能达到可用状态。
尽管中科大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实现了60个比特、99.5%的纠缠,但朱教授指出,目前仍面临量子比特的读取问题,因此尚未公开发表。朱教授预计,以中科大的研究速度,五年内有望实现1000个量子比特纠缠、99.5%的保真度,这将进入量子模拟应用的阶段,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十年内,如果能实现100万个量子比特纠缠、99.8%的保真度,那么量子计算机将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的量子化学问题。
尽管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远超传统计算机,被誉为“量子计算优越性”,但目前尚未发现其实际应用价值。朱教授表示,谷歌的悬铃木计算机虽然具有优势,但其算法同样没有找到实际用途。量子计算机在未来可能会对全球密码体系造成重大冲击,特别是RSA加密算法。当量子计算机达到一定的纠缠比特数量时,就有可能破译RSA-2048算法,这将颠覆全球的加密方式。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量子计算的发展潜力巨大。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令人瞩目,而中科大也在不断努力追赶。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更多的突破和创新在量子计算领域涌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对于所有热爱科技、关注未来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