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是国产机器人企业在市场上实现弯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中国连续五年荣登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榜首。2017年的数据令人瞩目,国内市场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同比增长高达60%,总量达到了惊人的13.6万台。在这场激烈的市场争夺中,国产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长时间处于下风。
业内专家分析,国外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得益于其先发优势和技术积淀。以ABB等四大家族为例,它们占据了市场的大半江山。相较之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在专业人才、核心零部件以及市场认可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协作机器人如同一缕春风,为国产机器人带来了新的生机。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告诉我们,协作机器人是近年来科技研究的热点。它们强调机器人与人的协作,或者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协作,共同完成指定的任务。这种新型机器人的出现,为国产机器人企业带来了在市场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根据某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全球协作机器人的销售及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0%以上。从2014年到2016年,这一新兴领域的增长势头迅猛。
泽达科技CEO王樨哲认为,协作机器人对于中小企业和有柔性生产要求的企业来说,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有效手段。国产工业机器人在销售台数份额上虽然有所提升,但增速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关节模块为基础的协作机器人在技术上的定制化特点,以及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后期的使用成本,对中小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我国机器人产业虽然核心技术有待加强,但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得机器人上下游的产业链条相对完善,这为协作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国产谐波减速器的显著进步,已经能够胜任协作机器人的要求。对于更注重价格和柔性的协作机器人客户来说,采用国内供应商具有显著优势。
易建强委员也指出了机器人发展的不足之处。尽管近年来机器人在很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也大大提高,但在判断对方意图上仍存在差距。要实现复杂环境下的机器人协作,还需要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小企业和机器人产业链的各方关注协作机器人和可重构机器人,共同为中国的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机器人技术
- 协作机器人是国产机器人企业在市场上实现弯道
- 公示2023年青岛市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拟入选名单
- 少儿机器人底盘套件介绍
- 雷朋宣布与 Meta 再次合作 将推出带 AI 功能的智能
- 助力防疫碧江这家酒店推出智能机器人无接触配
- 人工智能在未来将要经历的七个阶段
- 从制造迈向智造
- 机器人系统专业哪个好
- 为机器人造国产关节,这家民企打破日企长
- 按照程序输入方式 工业机器人可分为哪两类
- 机械手品牌中 哪些品牌在市场上表现良好
- 上海发放首批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 免费体验无人
- 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基准测试程序AIPerf简介
- 韩国四次产业革命国家路线图初案发表 下个月
- 乐高机甲小型骨架
- 盘点2025年机器人相关行业十大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