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投篮、能装备、会空翻,人机协同机器人多地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小电机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在魔都上海盛大开幕。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依然有280多家企业热情参与,其展商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凸显了中国电机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展区,一款白色“灌篮高手”机器人成为了焦点。它双手接球,轻轻一推,球就准确投入篮框。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这款协同机器人在设计和材质上进行了创新。它的“皮肤”采用了树脂和其他高分子材料,触感柔软,更适宜与人互动。而且,机器人内置了大量传感器,使其能够更灵活地与人协同工作。
展会上,人机协同机器人成为了热门话题。这类机器人已经成为当前机器人产业的爆发点,近年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销售额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它们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国产人机协同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与国外持平,目前处于世界第一梯队,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除了令人瞩目的人机协同机器人,展会上还有四足机器人大战的精彩表演。这些机器人跑跳、爬梯、空翻、跨越障碍,展现出惊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由中国电科21所和瑞士ANYbotics公司联合研制的四足机器人,能在复杂的工业现场自由穿行和作业,无需专门的算法改变就能完成各种运动。它们还可以嵌入多种传感器,从而能敏锐地感知和探测大量的物理属性。
针对上海地铁的巡检需求,中国电科21所正在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合作,开发轨道巡检机器人。因为地铁站的路况复杂,轮式或履带式机器人并不适用,而四足机器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如穿行,提高效率,减少人力劳动,保证安全。四足机器人还能在无人岛礁巡视、电力站维护等恶劣环境中发挥作用,相关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
市场的需求为小电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期。电机技术作为机器人的“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对机器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电科21所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了机器人核心部件及系统工程中心,致力于打造特种机器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新一代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突破。
本文作者为沈湫莎,图片和责任编辑为任荃。文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声明转载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