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任务预计2025年前后实施 或将继续月背征

机器人技术 2025-04-03 11:38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新华社南京报道,在春意盎然的4月25日,由中国航天领域权威人士胡浩与蒋芳联合发表的一次讲话中,披露了关于嫦娥探月工程的动态。此次讲话是在江苏南京举行的热闹非凡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上进行的。

胡浩,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为我们带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嫦娥六号任务已经瞄准在充满神秘色彩的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作为未来的着陆点,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采样返回和探测工作。目前,嫦娥六号的探测器已经完成了主要产品的研制,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踏足月球。此次任务遵循着“适应性改进、技术上有进步、工程上可实现、经费上可接受”的原则推进。

回顾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嫦娥五号在寒冷冬夜的壮丽壮举。就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地从月球带回了一宝贵样本,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规划,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

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它的独特地位无可替代。月球长期、稳定、大尺度的监测地球的能力使其成为对外太空观测站和深空探测技术的理想演练场。中国正致力于围绕月球科学应用开展后续探测工作,这不仅是中国航天迈向深空的支撑点,更是我国对外太空决心和实力的展现。

谈及我国探月工程的未来蓝图,胡浩提到了国家航天局的宏大计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这是一个旨在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的倡议。建设月球科研站不仅有助于解决空间科学问题、有效利用月球资源,更有助于发展地月经济圈,打造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

探月工程的大致时间表已经明确:在前期完成的“绕、落、回”三步走之后,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即进入月球科研站的“勘、研、建”阶段;之后再完成月球科研站的扩展与运营阶段。这意味着我们将从具备基础的月球探测技术能力,逐步提升到攻克月球科研站技术难关、提升月球科学与资源应用能力的新阶段,最终实现月球的长期科研和资源应用能力。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飞跃,更是中国航天迈向深空的坚定步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