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产业发展迅猛,已初步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工业的机器人产业链。
日前,在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提出了建设机器人产业强国的提案建议。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已初步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工业应用的机器人产业链。而与此,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据了解,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基础原创性成果到研发产品之间断层严重,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严重制约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产业的发展。在高端产业的应用,几乎被国际品牌垄断。有的的核心零部件7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成本占总成本的40%以上;机器人产业投入大、研发生产周期相对长,研发难度相当大。
民建中央建议,一是我国应加快落实产业政策和加强组织协调。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新兴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各地市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加强有关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借鉴德国的经验做法,积极对标“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
二是要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和机器人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建设。在各级财政支持新兴产业发展资金中,加大对机器人这类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向其倾斜。强化整合相关资源,加大配套投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建设、重点企业发展和高端重大装备自主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发挥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三是创新金融支持和营造政策服务环境。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行业,推动各种资本发起设立机器人智能制造融资租赁公司。继续推动智能制造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支持机器人制造中小企业在合适板块挂牌、上市,协助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困难;落实债券融资扶持政策,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利用债券工具融资。
四是建设一批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在充分分析地区产业优势和需求优势的基础上,有规划、有目标地重点打造一批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创业园和机器人专业园区等载体。
五是积极构建机器人产业创新体系。依托国内外科研机构,融合互联网+技术,加快建设机器人研发平台、企业孵化与创业平台、中介与咨询服务平台等产业创新平台。引导建立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推动智能制造企业与其上下游产业之间在技术创新、行业交流、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六是加快机器人产业人才培育。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借助其资源优势、科研学术和专业教育优势,打造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引进和培育一批机器人产业亟须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发展能力。加大机器人创新型团队、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