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级航天院士怎样看待马斯克的SpaceX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苏联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航天之父。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
我国“人民科学家”、“嫦娥之父”叶培建院士曾说
今天,我们责怪我们的祖先500年前放弃了海洋,难道我们也要我们的子孙500年后责怪我们放弃了太空?
这两句话是不是让人听得心潮澎湃?!
现在,全世界最火的创业英雄莫过于“钢铁侠”马斯克了,他创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计划是在2030年前把人类送到火星,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发明是可回收火箭。
那么,我国最顶尖的航天专家叶培建院士等怎样看待马斯克的技术?悟理哥最近在《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培建、曲少杰、马继楠等,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所谓火箭,就是人类进入太空的动力装置,它的原理是通过火箭发动机高速喷出的燃气反作用力助推火箭升空,使飞行器达到一定速度后逃离地球引力束缚而走向太空。
在绝大多航天器发射过程中,火箭是很大一笔一次性开销,因为以前的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升空的过程就是自我牺牲的过程。完成发射任务之后,火箭就只剩下没有再利用价值的残海据说在SpaceX以前,美国的火箭发射成本高达5亿美元。
为此,一个省钱大法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因为随着发射数量增加,平均单次成本就会显著下降,具体实现技术有可控降落伞回收、有翼飞回式水平降落、利用火箭自身动力系统垂直起降回收三种。
过于技术的东西就不展开了。就是,现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已经入快速发展时期。
比如SpaceX,就推出了“猎鹰9号”和“重型猎鹰”火箭。
2016年4月8日,SpaceX官方Titter猎鹰9的第一级箭体刚刚降落在“我依然爱你”遥控船上。Dragon号已经到达预定轨道。
“猎鹰9号”是SpaceX研制的可回收中型运载火箭,已经于2015年12月21日完成回收,完成了历史性的一级助推火箭回收将来,如果火箭能够实现全面回收,预期发射成本就会降低99%从5亿美元降到500万美元!
这样,未来的中产阶段也可能负担得起太空旅游。这将是一个多大的市场空间增长?!
在叶院士的这本书中,作者的评价是
“SpaceX”的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甚至有可能为第二个太空时代的到来铺平道路!
对了,所谓第一个太空时代是以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标志的,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开始具有进入太空的能力。
这第二个航天时代,大概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低成本,除了低成本火箭,还包括各种各样的中小卫星。
,马斯克成立SpaceX不是为了去攻克可回收火箭技术,他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把人类送到火星。因为,将来如果人类要作为一个文明繁衍下去,必须要有一个最低规模,比如100万人,只有实现火箭成本数量级下降,才可能实现把100万人或者更多人送到火星。
他已经有一个设想是,用火箭把载人飞船送到地球轨道,然后火箭返回发射台,携带补给燃料再上天给飞船加料,如此反复3-5次,直到飞船具备足够的燃料启程前往火星。这样,飞船不需要一次性加足燃料再上天,就可以减轻起飞质量,搭乘更多人。
悟理哥曾经说过,一项技术进入蓬勃发展期的重要标志是成本快速下降。大概,这就是最近几年,无论中美,商业航天企业蓬勃兴起的重要原因。
比如,美国还有一家叫做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公司,也是在2016年实现了火箭回收。这类企业,因为发射成本可以比官方机构显著降低,即使没有其他商业收入,通过成本优势仅仅做政府给的订单,收入也是十分可观的。
所以,正如悟理哥在《股市“天问一号”》一文说的,投资航天股,需要等到中国的SpaceX横空出世。
希望快了。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