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考验技能人才精准培养能力

工业机器人 2025-04-05 07:23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在三十年前的一次北京卢沟桥附近企业的参观之旅中,我见证了所谓的“柔性加工系统”,看到整个车间空无一人,高质量产品如同魔法般不断诞生,我对无人加工的先进性深感赞叹,但同时也对其在中国国情的适用性产生了疑虑。我不禁想,如果工厂都不再需要工人,那么我们的就业问题不是更加严峻吗?

时光流转,现如今我们真正迎来了“机器换人”的时代。媒体报道显示,“机器换人”现象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各地的工业机器人扶持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台。广东省已经正式宣布,将在2015年至2017年间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并投入9430亿元用于工业技术改造。这一政策的扶持无疑将使“机器换人”在制造业领域成为常态。

东莞作为广东最早推行“机器换人”的城市,到2014年底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实现了“机器换人”。佛山等地也在大规模实施类似计划,许多中西部地区纷纷效仿,仿佛整个国家都在迎接“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人口红利的消失、用工成本的提高、制造业的高规模、高门类、高劳动强度导致的招工难,以及产业升级的需求,都成为推动大规模“机器换人”的动力。

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介绍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的“无人工厂”可以压缩用工数量达到90%。尽管“无人工厂”需要一些软件系统和中后台管理人员,但数量远远少于传统的手工操作。这让我们看到,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机器换人”的企业反映,目前最紧缺的是机器人的维护保养人才,但现有的职业院校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还跟不上需求。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必须升级,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今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中国智造+中国质造,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将走向高端水准。随着“机器换人”的常态化,简单操作岗位肯定会被机器人替代。职业院校相关专业面临的挑战已经十分严峻,必须调整办学理念和育人标准,实施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提升师资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为迎接中国智造+中国质造精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全新的机遇。

上一篇:机器人研发属于什么行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