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失业者不满:机器人把我们的工作抢走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取代了人类的工作岗位。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失业群体中,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担忧机器人等新技术会让他们失去工作机会。
众多科技巨头如谷歌等纷纷投入巨资研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其进展日新月异。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原型车已经问世。甚至,《洛杉矶时报》都已经采用机器人进行突发地震新闻的撰写,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飞速进步。
在机器人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蓝领工作岗位被取代已不再新鲜。而如今,机器人已经开始涉足知识和服务领域的白领工作,这一趋势的发展令人担忧。过去人们相信,新技术的出现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现在,一些学者开始质疑这一观点,担心新科技正在导致工作岗位的绝对数量减少。
美国前任财政部长萨默斯的表态也反映了这一担忧,他不再相信自动化技术能够给美国带来新增的工作岗位。与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ErikBrynjolfsson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机器人和新科技带来的工作岗位流失是人类社会未来十年面临的最大挑战。
多项民调显示,许多员工感受到了机器人技术的威胁。在失业的美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机器人等新技术是导致他们找不到工作的原因。而在就业人口的技能培训和获取方面,美国似乎正在落后于其他国家。与此机器人的能力却在不断增强。他们不仅可以执行操作员的指令,还可以进行智能学习和响应人类的自然语言,甚至做出复杂的身体动作。
以谷歌等科技公司和汽车公司为例,他们正在研发的技术是新技术影响工作岗位的典型代表。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大量出租车和卡车司机可能会失业,但新技术也可以提高部分司机的工作效率,使他们赚得更多。不仅仅是司机这样的蓝领工作受到威胁,白领工作岗位也同样面临困境。例如广告销售代表和客机飞行员这两种职业,其岗位数量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大幅下降。商业客机驾驶工作已经部分自动化,未来甚至可能完全取消飞行员。广告销售方面,谷歌这样的网络广告公司依靠互联网软件系统向企业销售各种搜索广告位,对广告销售代表的需求也在不断下降。电话营销人员也是面临被软件或机器人取代的职业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的职业将面临失业风险。最近,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先进的面部表情识别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机器人完成过去需要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这些令人振奋的技术进步无疑会给社会带来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要关注失业问题带来的挑战也要积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就业市场的要求成为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必备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