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杨元庆:智能制造不是增加机
【财眼观两会】与全国人大代表杨元庆对话:智能制造的深层含义
中新经纬客户端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两会期间接受了中新经纬记者的采访,深入了智能制造的实质及其在当下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杨元庆强调,智能制造并非简单的在生产线增加几个机器人,而是整个制造流程和决策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他解释道,智能制造涉及到整个生产体系的全面升级,包括在生产车间部署专网和丰富的边缘设备,利用先进算法对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和运用。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让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实现精准生产。
杨元庆以联想自身的实践为例,说明了智能制造的成效。他提到,联想的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得益于智能制造带来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如今,联想的产品虽然大部分在中国制造,但70%的营收却来自海外市场,这充分体现了智能制造的优越性和市场竞争力。
杨元庆还强调了“新IT”基础设施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新IT”技术架构,包括智能终端、边缘计算、云计算、网络技术和行业智能等,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这一技术架构的支持下,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数据价值的转化,提升竞争力。
面对新冠疫情给全球制造业带来的挑战,杨元庆表示,联想作为全球化制造型企业,通过坚守供应链体系和智能化转型,成功应对了各种风险。他形容这个过程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展望未来,杨元庆表示,目前商用市场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各种应用场景不断涌现。联想将继续以专网为核心,全面发力新IT,积极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发展。通过推动场景在垂直行业的落地应用,联想将助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杨元庆强调,发展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只有通过产学研用各个环节的紧密合作,才能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他的这番话不仅为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注:中新经纬,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文以其它方式使用。
机器人工业设计
-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杨元庆:智能制造不是增加机
- MIT科学家设计新系统可以在几小时创造出海星机
- 工业焊接机器人培训机器人将于2030年取代2000万个
- AI专利申请50强企业:中国反超美国
- 澳门大学研发消毒智能机器人 消毒杀菌效果达到
- 意大利研发行走机器人WalkMan 可协助危险救援工
- 2025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美国、加拿大公开
- 那些你不知道的,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职业
- AI如何提升公司效率?谷歌、FB是这样做的
- 人类瞬间被秒杀,孙正义预测30年后AI智商将超
- 日本明年拟投百亿日元扶持人工智能研究
- 在这个大会上,一科研团队发布了机器人克隆
- 云计算进入下半场?试炼谁是下一匹产
- 国际无人机创新大奖赛举办 选手花样上场大闹
- 大数据助推智慧政务发展
- 因为这些优点 微软打算把数据中心建到海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