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翻译惹麻烦:将外国黑人译为黑鬼
近日,微信平台因其自动翻译功能引发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如何识别种族主义歧视问题的热议。据外媒Gizmodo报道,微信就其在平台上将“black foreigner”(外国黑人)自动翻译成含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词语“黑鬼”一事正式道歉。此事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如何教导人工智能识别和处理种族主义语言的深思。
周三的时候,一位黑人戏剧导演安·詹姆斯在尝试用微信与同事沟通时,当她说到“她迟到了”,微信的自动翻译功能竟然将这句话翻译成“The nigger is late.(黑鬼迟到)”。事后,詹姆斯女士心有余悸地回忆道,微信在某些情况下会自动翻译成为以“n”开头的侮辱性称谓。
这个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微信使用人工智能翻译工具的广泛讨论。人们纷纷指出,“黑鬼”这一词语是一个带有强烈侮辱和歧视色彩的词汇,通常用来贬低和歧视黑人社群。微信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社交平台,其翻译功能的准确性和适当性至关重要。
微信对此表达了歉意,并明确表示平台使用的是人工智能翻译软件。这些AI系统是在经过大量文本数据训练后给出翻译结果,而且会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上下文,以避免引发误解或歧视。尽管如此,不当翻译仍然可能出现,这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在处理敏感文化和社会问题时所面临的挑战。
识别模式是语言AI的核心,语言AI是在关联词模式下提取词语。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进步显著,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在早些时候的研究中,谷歌的文本算法和新闻抓取工具之间的关联测试出现了大量的错误。诸如“艾米莉”被误译为“乌木”,“男人”被错译成“女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些错误不仅令人啼笑皆非,也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翻译质量的担忧。更重要的是,这些错误反映了AI系统在处理涉及文化、社会、种族等敏感话题时的局限性。外媒指出,这次事件本质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教导”AI识别和处理种族主义语言?
人工智能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翻译软件到智能助手,它们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我们的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更加审慎地思考如何训练AI,使其能够在处理敏感话题时更加准确、公正和包容。此次微信事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的机会,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更好地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机器人工业设计
- 微信翻译惹麻烦:将外国黑人译为黑鬼
- 高级机器人课程,安徽省机械行业机器人推广应
- 错过手机后果惨 英特尔不想再错过机器人无人机
- 智能机器人走到防控一线
- LG智能电视出色物联网兼容性获UL认证
- AI赋能IoT,做安全的360也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 IBM沃森帮助设计的礼服成时尚霸主
- 研制出我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
- 大数据分析尊龙客户端APP世界杯精准盘口分析
- 为了安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打击
- 夏普开卖机器人手机:能行走和对话 价格1.2万元
- 人民网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联想等加入合作
- 2025全国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排行榜发布
- 近距离体验 机器人带来的未来生活
- AI芯片创企获5600万美元融资,谷歌母公司参投
- 无人机被用来向监狱里走私 英国专门成立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