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非走自主创新之路不可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的关键力量。面对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中赢得话语权,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有人担忧,“机器人革命”可能会冲击我国的就业和成本优势。这种担忧并不符合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史经验的支持。事实上,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不仅不会导致失业,反而会促进长期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历史上,美国福特公司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出现,就是通过标准化的生产设备替代人工劳动,深化了工业内部的分工,从而催生出更多产业部门和工作岗位。
如今,机器人技术有望引发一场新的生产革命。我们应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能够促进迂回生产的大发展,为经济繁荣提供新的动力。我们应该坚决打破对低成本劳动的依赖,全面融入全球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浪潮。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我们不能重蹈汽车产业的覆辙,不能只有市场没有技术。目前的中国机器人产业确实存在着被低端技术锁定的隐忧。国外机器人产业巨头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生产力度,而民族品牌机器人企业在技术、性能、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据统计,目前四大机器人企业在中国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0%,而国内百余家机器人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足20%。我们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部分集成能力上,而在核心的感知、控制和智能等模块以及零部件等方面,仍然严重依赖国外企业。我们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在顶层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技术上取得突破。
我们也要看到,在自主创新政策的推动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具有赶超发达国家的可能。只要我们形成有效的部门创新系统,就完全有可能占领部分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中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坚持自主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机器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机器人工业设计
- 机器人产业:非走自主创新之路不可
- 人工智能时代,连Python都不懂的你已经被淘汰
- 融资布科思科技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在智能搬运
- 普渡机器人服务北京大学
-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驯服外来设备 助力企业口
- 202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破1.5万亿元中外巨头争布
- 我国服务机器人再升级,智能服务水平太高了
- 发展人工智能遭遇伦理考验
- H2O.ai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
- 成都动车段智能分拣机器人高效上线
- 旷视机器人获第三届全国物流机器人应用大赛产
- 最强汇总——10大主流机器人竞赛
- 载重65吨还能横着走!青岛造机器人进驻世界
- 搜狗CEO王小川:财报中提了90次人工智能
- 机器人浪潮来袭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 纳德拉:微软人到中年重点转向云计算和A